“太子慕容璋!”江若寧淡淡地吐出這幾個字,“父皇不願用這個案子治他的罪。身為儲君,明知慕容梁父子、謝、宋等人的所為,卻為了每月的分紅銀子而縱容,這也是後來紅樓案發,會如此令人震驚之故。
一旦父皇治罪太子,皇家顏面何存,天下百姓如何看皇家?當朝太子與惡賊聯手欺負弱小,對未來百姓又該何等失望?父皇庇佑太子,著實是萬不得已。他可以借旁的罪名治他之罪,卻萬不能因紅樓案問罪。
昔日松柏林中,共發現了九百三十七具骸骨,其間年輕男子的三十七具,十五至二十五歲的年輕女子骸骨為七百七十四具,五至十四歲的幼女骸骨一百二十具,又有六具男童骸骨。
百姓稱為千屍案,也是因離一千具骸骨不遠……”
慕容璋蹙眉思忖:皇帝不治罪慕容璋,也是因慕容璋是嫡子,尤其是失去他後,太后、皇帝定會更為看重。而其他的皇子,除了七皇子慕容琢有些才幹,旁的皇子要麼碌碌無為,要麼太過年幼,著實難以獨擋一面。著實不得已而為之,但心下,定是對太子失望至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若寧輕嘆一聲,“大燕律例,對百姓多有束縛,對這些世家名門卻少了束縛,我曾建議父皇完善律例,約束權貴。往往真的禍害朝廷和天下的,還是這些權貴。百姓所求最是簡單,他們只求吃飯穿暖,男子能娶一個健康能幹的女子為妻,女子能嫁一個知冷知熱的男子為夫,生兒育女,平安健康……”
“可是名門世家不同,他們求了一家榮崇,又求一族榮崇,做了五品官員就想做四品官員、三品官,就算成為當朝尚書、丞相,又想封候晉爵……慾望是永遠也填不滿的,而那些世家,如謝家仗著自己是百年大族,桃李滿天下,更是野心膨脹,為虎作倀。
謝家的權勢不夠大麼?肅毅伯之妹嫁入溫氏為宗婦,謝立端之女嫁予容王為妻,可他們還想封王,想與皇家並肩……”
慕容璋靜默的聆聽,待江若寧落音,方道:“皇妹以為,這律例當如何修改?”
“上緊下寬,對百姓們寬容,對世家、官員嚴厲。旁的不說,就說朝廷的免賦令這卷,但凡有功名就免了稅賦。世家名門,哪家沒有數萬乃至數十萬畝的良田,這麼多的良田,免了賦稅,朝廷會減少多少收入。朝廷要運轉,官員要俸祿,錢從哪裡來,各郡省、州府衙門,為了如數上交稅賦,就攤派到百姓頭上……”
江若寧又與慕容璋算起一筆細賬,說的都是以她知曉的青溪縣為例,一個鎮多少百姓,又有多少田地,而真正屬於百姓的田地又有幾何,被大戶人家、權貴門閥握著的田地又幾何,最後的結果是,權貴越來越富,百姓越來越窮。
兄妹二人在一處用了粥點。
江若寧繼續與慕容璋聊天,說稅賦不公,又說名門權貴仗著權勢四下圈地,甚至各地都時有發生百姓的良田被人謀奪之事。
有時候,是慕容璋問,江若寧答。有時,又是江若寧問,慕容璋答。在這一問一答間,兄妹倆對彼此的了曉更深。
江若寧從律法談到了百姓疾苦,最後還談到權貴妻妾成群的事。
“尋常百姓家的男子,能娶個勤快妻子,能有自己的兒女,讓一家人吃飽穿暖,到年節時買上二斤肉,就是最美的日子。鳳歌以為,還應新增一卷《婚姻法》,約束名門男子娶納姬妾的人數。酒足飯飽思,女人多了,後宅難寧。數十上百個家組成一族,萬千族人組成一國,國是千萬家,家是千萬國。”
“國是千萬家,這家又何以成為千萬國?”
江若寧道:“天下之事,不外乎家事、國事,家事為私是小,國事為公是大。一國難治,家事同樣難理,不是還有俗語說:清官難斷家務事。解決了千萬家最根本的困難,便是解決了國之大事,解決了百姓們最關心的疾苦之事……”
慕容琪只是聽明白江若寧的意思,這無外乎是百姓們的疾苦解決不了,終有一日會成為大事。
“只有解決好千萬個小家的矛盾,才能創造出真正的和諧盛世,讓無數的家安寧,讓更多的貧寒男子娶妻生子……”
慕容璋只覺新鮮,也許從來沒有人說過江若寧這些,更沒有說過要新增《婚姻法》進《大燕律例》,這幾年,他失去記憶,是以普通男子的身份生活,自然知道百姓們的所需所求。
兄妹二人談天說地,直說到近四更時分,溫雙見江若寧似有睏乏之意,方道:“殿下,公主大病初癒,得歇下了。”
慕容琪這才起身回了他與溫雙的屋子。
這一夜,他躺在榻上,想了許多。
想是想宋清塵背叛他的事,再是想江若寧說的那些問題。
改大燕律例,約束權貴官員,對百姓適當放寬,還有江若寧說改稅賦的事,讓權貴越來越富,可百姓卻越來越窮,天下的權貴只是少數,而百姓才理絕大部分的人群。
溫雙翻了個身,現在躺在他身邊,越發讓她小心翼翼,他是高高在上的主子,她只是身份卑微的屬下侍衛。“殿下還沒睡著?”
“我在想鳳歌說的事,說的話……”他疏了一口氣,“離京數年,沒想發生那麼多的事。”
“殿下不會怪白錦堂吧?”(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