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寧與他一問一答地說話。
慕容琭最後總結性地道:“姐姐的意思是說,武官區要建造成影響一大片荷花裡官員、孩子生活的地方,讓他們接受最新式的管理,不僅是武官區孩子可去那裡的官辦學堂讀書習武,便是那一片的百姓都可以把孩子送進去接受最好的教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若寧補充道:“也是讓武官們明白,皇家和朝廷沒有忘記他們,即便是和平時期,他們同樣會受到重用。就算是和平時期,武將、武官和士兵依舊可以為創造盛世、建設家園做出一份努力。比如說,各地的衛軍所,他們戰時上戰場,和平時就在那兒無所事事,這是不對的,戰時保家衛國,維護大燕的尊嚴和保護百姓的平安,這是他們應盡的職責。但和平時,他們也可以做很多,比時修河堤,他們就可以出力嘛,朝廷徵用民夫,為什麼不就近讓軍隊參與修建,大不了採用承包制度,我給百姓修路是這個價,我也你們也是這個價,但前提時必須要做好,這樣可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在軍隊在和平時期參與河堤、官道的建設,這可是慕容琭聽過最新鮮的說法。
“任何一個軍隊,如果太閒,就會讓他們丟失自己的職責感,無論是戰時還是和平時期,都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讓他們的腦子裡永遠繃著一根,永遠有一個信念:我們是朝廷的兵,我們是不僅保家衛國,還可以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
江若寧將自己現代的觀念都緩緩地道出。
那些新穎的說辭,在慕容琭與她的溝通、爭辯中,江若寧明白了慕容琭的想法,而慕容琭也知道了江若寧的想法。
兩個人越說越激烈,說到後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姐弟在吵架,慕容琭直說江若寧的一些想法太大膽,而江若寧罵他迂腐。
原來,他們爭論的是組建內閣,推選首相,皇家讓下治理國家的政權。慕容琭覺得不應該這樣,可江若寧卻列舉這麼做的種種好處……
藍凝這個晚上,一直立在旁邊聽,聽他們姐弟說話,聽他們爭論,聽他們生氣的時候,你不理我、我不理你,看他們兩人爭得面紅耳赤。
沉默了良久後,慕容琭起身道:“姐姐說組建內閣的話,千萬別與皇伯父與父王提。”
江若寧道:“很久前,我便與父皇說過一次,他當時還沉默了良久,直說時機未到。”
慕容琭聽著這話,皇帝竟似有同意的意思,這怎麼可能?不該是這樣的。“你如何與他說的?”
“我說當皇帝是天底第一苦差,雖是第一大官,著實太辛苦。組建內閣,便可減少皇帝的職責,還有更重要的一點:皇帝有了時間,就能有更多的精力用在培養下一代上,能將最好的儲君培育起來,這也減少了昏君、糊塗皇帝存在的可能。同時,內閣一旦成為制度,代代相傳,就加重了一層亡國的機率……”
江若寧撓了撓頭皮,“這是帝王制與民主制共存的一種制度,皇家會以人間神族一般的存在,令百姓仰望,卻不會讓百姓來反對,若是某個內閣失職,只會引得御史、天下公然彈劾,而這時候,皇帝就出面罷免,選出合適的人進行下一次選舉,選出令百姓們更滿意的首相……”
江若寧其實並不喜歡政治,許多隻是她最簡單的看法,她對破案許有些感覺,不,是摸骨知生前容貌,其他的並沒有特別處。
慕容琭久久的沉默,這是說大燕為了傳承得更久,可以選出一代皇家打理之人,但為恐此人起反心,所以又定下每五年選舉一次,一個首相最多連任兩屆,也就是一個首相最多隻能擔任十年,而且首相的年紀上定下了規矩,五十五歲以下者不得擔任。
意氣風發,有野心,多是年強力壯才會有的,若是六十歲的人當首相,他只想大幹一場名留青史,哪有心思當什麼皇帝,因為不待謀劃好,怕就被人拉下馬,這一旦下馬,就註定下場悽慘。
這,難道是皇上又贊同的意思。
讓皇家成為人間神族一般高高在上的存在,卻又能在出現危機時,由皇帝出面力挽狂瀾,既還政於民,又能握政於手。
藍凝又蓄了茶水。(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