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道:“這人請書肆裡作假的秀才幫忙,偽造了一份文書,要不是有人舉報,誰會想到會有人冒領屍骨。”
冒領屍骨,這得多晦氣。
可這些人見有利可圖,竟打了領一筆安葬銀子的主意。
一個紅樓案受害死者返鄉,可領到一百六十兩到二百兩不等的安葬費,根據路途遠近而論。
翠淺惡狠狠地罵道:“太沒天良!連死人的安葬銀子都算計,這種人抓住就該重懲。”
小馬道:“朱大人已將這三人拿下大獄判了個從軍北疆,又令人尋回了三具屍骨。這三人原就是小混混,沒什麼大本事,聽說有安葬費可領,便起了貪心。”
二百兩,是朝廷給貧寒人家發放的,只一百兩是朝廷發的撫卹金,剩下的六十到一百兩則是被害貴女的家人心疼有人與自家姑娘一樣的可憐,自願捐獻一筆銀子,這便有一百餘兩銀子的安葬撫卹金。
若遇荒年,六七兩銀子就能買一個十四五歲的健康姑娘,想買長得美的,就得多些銀子。
小馬又道:“聽說大理寺尚有十三個姑娘無家可歸,丟了姑娘的望族要來領的早些日子就來認領了,不認領的,要麼說自家姑娘意外身亡,要麼就說早已夭折,不承認自家有姑娘落入暗樓的。”
望族名門拒認,定是覺得這些姑娘敗壞家族的名聲,誰家願意承認自家出了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子,這是萬萬不能認的,誰也丟不起這名聲。而但凡是世族名門,家裡都不可能只那一個姑娘。上有姐姐,下有妹妹,甚至還有侄女,誰願意認領回那麼一個失了名節的姑娘,平白壞了未嫁姑娘的名聲。
江若寧道:“明日入宮,我會求了父皇恩准,將這些姑娘賜嫁軍中武官為妻。便是身份低些也不打緊。至少有個去路。”
翌日,江若寧睡到辰時二刻,用罷早膳。領著小馬、翠淺回宮。
她出宮已有半月之久。
江若寧梳洗一番,直接去見皇帝。
這半月雖是黑白顛倒,但江若寧能吃能睡,倒比先前離宮時找了些肉。
“鳳歌拜見父皇!”
皇帝衝她招了招手。“璦兒,快過來!朕聽關大人說。璦兒這次出宮,可復原了好幾百個受害姑娘的容貌,已有一百多人得已回家落土為安,璦兒功勞不小。關大人說。璦兒摸骨復顏的技藝出神入化,還願傳授盲人此技,有兩個學得很好。”
江若寧吃吃一笑。拉著皇帝撒嬌道:“父皇,兒臣聽聞。有十三個姑娘至今沒有去處,她們明明已經憶起家在何方,父母是誰,可家裡人顧忌名聲,不是說自家的姑娘落水溺死,便是說得病夭折。兒臣想與父皇求個恩典,將她們嫁入軍中三十左右的未婚武官為妻,也算是給她們一條生路。
她們命途坎坷,又遇此等大劫,若是朝廷再不為她們所想,她們往後可如何了得?服了絕孕湯的,就有子女的武官做填房繼室。還能生養的,就許給沒有子女的武官。父皇,五路軍中浩浩近百萬人,定能給她們一個家。”
大總管笑讚歎:“皇上,鳳歌公主心地善良,真真與太后一般心繫蒼生、心繫天下。”
皇帝道:“朕依你。大總管,傳旨德妃,令她與鎮北王世子妃楊氏協商處置,將這些無家可去的姑娘一併嫁予北軍將士。”
江若寧笑著,站在皇帝身後,“父皇一定累壞了,兒臣給你捏捏肩。父皇,兒臣也知道叛黨該殺,可是父皇能不能再賞兒臣一個恩典,兒臣的師妹尚歡幼年被宋越送往暗樓,吃盡苦頭。此次在紅樓案裡,尚歡立有功勞,能不能請父皇恩赦了她的母親、妹妹,父皇,宋岳氏也恨極了宋越的無情,為奪東軍都督一職,連親兄長都給害了,還害了他的長子、長女。父皇,宋岳氏母女就是一介婦人,你就赫免了她們的罪吧,父皇……”
看著撒嬌示好,又熱情乖巧地給他捏肩按摩的江若寧,皇帝的心都柔弱下來,他的兒女雖多,只得江若寧不怕他,還能與他說實話,還能哄他高興,更重要的是,她身系大燕運數。
皇帝板著臉,“鳳歌,宋越乃是叛逆大罪!”
且罪證十足。
東路軍的幾位校場教頭可以作證,他們是被宋越派去訓練叛軍的,而這些人自至聽聞秦通平叛,才知道他們所訓的重兵是叛兵。
宋越欺上瞞下,暗助慕容梁父子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江若寧道:“父皇要貶其他年輕女眷入官樂坊,女兒不求情,可尚歡師妹母女不同啊,她們也是受害的。宋岳氏被宋越害得沒了丈夫、失了兒子、就連她的女兒也被人踐踏,父皇……我的好父皇,你就答應兒臣了吧?就赦免了宋岳氏與宋清妍之罪。”
大總管想著幾月前皇帝下的聖旨,原是該秋後問斬的,可皇帝念著皇家有幾個皇子先後成親,怕犯了衝撞,採訥欽天監建議,判了個延後問斬。但現在,馬上就要過年節,不能再拖,而幾家的家產都已處理得差不多,這一次皇帝的國庫多出了近八萬萬兩銀子的財物,他銀子夠了,便想將這些良田沒為官田,再以低租方式賃給百姓耕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江若寧以前與他算了一筆賬,說良田都落到世家名門手裡,更有權貴門閥在各地圈地,造成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這樣的盛世,便不是真正的盛世,而是腐敗。
大總管道:“公主啊,早前的聖旨上可是定下宋家三族獲罪,若非宋越休了池氏,便是池氏也要獲罪。”
這還不是宋越被關押天牢後寫的休書,藉此了斷他與池氏之間的夫妻情分。
池氏並沒死心,依舊在京城四處奔走。要不是京城世族皆知這案子太大,不想接手,個個都避而遠之,怕是池氏還真有力扭乾坤之力。
江若寧歪頭想了一陣,頓時眼睛一亮:“父皇,是女兒說錯了,是岳氏和尚清妍、尚歡母女三人免於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