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與河族長的孫女河嘉儀情同姐妹,這純粹就是瞎扯。
河嘉儀小時候最看不起江若寧,有半年,江若寧在河家讀書,原也是交了束脩的,可河嘉祖兄妹幾個挑唆著先生處處刁難她,她還被河嘉儀經常欺負,弄得江若寧那段時間都不想讀書。
阿歡很是認真地道:“可是宮外的百姓都說,因為師姐與河小姐是發小,聽說河小姐許給了奉天府知府的三公子。”
江若寧咂了咂舌:“你聽誰說的?”
河族長的父親當年曾做過某地縣丞、知縣,在任期間無甚大過,也沒大功,後年逾五十五,因落下了風寒腿的毛病,便告老還鄉。
河族長本人是舉人,因他父親留下的人脈,走了“世伯世叔”的關係,得已成功入仕,先是做縣丞,後來又謀到知縣一職,三十多歲時,似在上任期間開罪了什麼人惹下了一樁麻煩事,不到四十歲就辭官回家,又走了他父親留下的門道關係,最後得了個“員外”之稱回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族長在家鄉一待便是近二十年,直至他的孫兒、孫女長大成人議親訂親。憑河族長的本事,能讓河小姐許個舉人老爺就了不得,早前與河嘉儀議親的那戶人家原就是真真的門當戶對。河嘉儀原是三年前就要過門的,偏訂親的少爺要守孝,這一耽擱,突然傳出江氏收養的外孫女江若寧竟是當朝公主,河德平一家得到封賞,一時間河氏一族水漲船高。
奉天府知府太太為了與皇親搭上關係,又聽說鳳歌公主與河氏一族感情深厚,便想聘河氏書香門第的嫡女為兒媳,這一打聽,竟知河族長有一個孫女正待字閨中,當即就遣了官媒上門說合。
對河家來說,這可是天上餡餅的事,河族長當即決定,私裡退了早前的婚事,將孫女另許人家做官宦人家的三奶奶。
河嘉儀做了官家正房奶奶,河山杏母女立時就覺出了不對,因為整個青溪縣都在傳說,“鳳歌公主在民間時,與河族長家的嫡孫女最是交好,兩人情同姐妹……”更有人添油加醋地說,江若寧昔日離開青溪縣,河嘉儀還來了個十里相送的感人畫面。
於是乎,河山杏娘為了幫自家閨女,也對外聲稱,“我家山杏與鳳歌公主可是發小,關係親厚,以前還一處學女紅,兩個好得跟親姐妹一般……”
既然河族長家能吹出一段好姻緣來,他家也可以。
這般一傳出來,還真有人信了。
就有了河山杏被石馬縣知縣瞧中,要聘為填房太太的事。
江若寧若有所思地道:“奉天府知府三公子莫不是庶子。”
真是匪夷所思,就因為一些“據說”的事,河嘉儀、河山杏就成了官家太太、奶奶,這不真真的是灰姑娘入豪門的故事,還是真人版。
阿歡道:“不是!聽說還是嫡次子。”
江若寧道:“河小姐與我的關係並不好,這是從哪裡傳的閒話。百姓們不是應該關注紅樓案?什麼時候盯上我了?”
阿歡煞有其事地道:“師姐,河小姐確實是因為你的關係嫁入官宦人家當的三奶奶哦。”
想到河嘉儀,江若寧心裡就有些厭煩,雖然人不算壞,可同樣也不算什麼好人,是個捧高踩低的,只不是大奸大惡之人罷了。
江若寧道:“就當她命好。”
阿歡道:“還不止這些。”她想了一陣,細說道:“河山杏,你知道吧?就因為她和師姐走得近,聽說奉天府求娶的小吏不少,石馬縣知縣的同窗是青溪縣縣丞,早前的元配妻子沒了,留下一個女兒。青溪縣縣丞保媒把河山杏說去做繼室太太,沒想這事還成了,兩家已經問名納吉完成小定,已使了家奴去青溪縣找山杏娘商議婚期。”
江若寧沉吟道:“河山杏不是喜歡李觀?”
“李公子和師姐才是一對,她知道自己沒機會,而今說的是七品知縣,真真是官家太太,她豈有不願之理?”
江若寧好奇地道:“那邊的事,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
阿歡嘿嘿笑了兩聲,“支伯帶著小梅入京了,本來說不來的,可河老太太派了三表爺把人送來,說他們祖孫是師姐跟前服侍慣的。”
原來,這些訊息是阿歡聽支伯說的。
“支伯都安頓好了?”
“嗯,安頓好了,就住在青橙別苑。支伯喜歡當門子,門口建了個門房,正好安頓他們祖孫住。支伯比以前還認真,有人進門還得問上一陣,答對了才放人進去。
小梅白日跟著翠濃姐姐學規矩,夜裡就回門上陪她祖父。青橙別苑人多,倒也不煩悶,只是小梅求著要我帶她出門玩,我哪兒有時間,讓翠濃姐姐帶她出了兩回門。
小梅說師姐現在可是咱奉天府、青溪縣的大名人。舅老爺家現在的日子可好過了,又富裕又體面,人人都稱一聲孝義公。支伯說,現在連族長都要敬重他幾分。”(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