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瑁有什麼心思,又豈能瞞過皇帝。
當今的正興皇帝乃是天乾、雍和二帝親自教導長大,要說第一狐狸是誰,正興皇帝說第二,就沒人敢說自己第一,這不是謙遜,著實是正興皇帝太過厲害。便是太上皇雍和帝都是甘願認輸,正興還是孩童時候,就時常算計人,常令大臣們自愧不如,因他頗得天當時的太上皇天乾皇帝寵愛,大臣們被捉弄了還得誇他聰明。
太子與慕容梁如何知道鳳歌公主盯上暗樓的,還不是慕容瑁說出去的,慕容瑁把這訊息告訴了太子,讓太子叮囑慕容梁小心鳳歌。
慕容瑁並沒有說鳳歌扮成顧遜潛入暗樓查探的事。慕容瑁當時的心思很簡單:無論是太子勝或是鳳歌贏,哪方得勝,他都算沒有開罪人,到時候依舊有利可圖。
此刻,皇帝道破慕容瑁的心思,慕容瑁心頭一沉,又磕了一個響頭。
皇帝厲喝:“是不是待叛軍成事,再替你自己謀一個親王來當?”
敏王大吼:“他敢!”冷聲喝道:“難不成慕容梁還能有你親伯父待你好?你這個混賬,一早就知慕容梁的事,為甚不告訴朝廷,不告訴為父和你皇伯父?”
這江山是雍和帝傳下來的,是慕容標的,也是雍和帝兒孫們的,自家人不幫自家人,這是要拆臺嗎?
慕容瑁嚇得冷汗直冒,“臣侄不敢!”
他要知道慕容梁囤養五十萬大軍,他還不得立馬向朝廷報告。
江若寧不是告訴他:她只查貴族幼女失蹤案,怎麼扯出這麼大的事。是她騙了他,還是這根本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是要借一個人。把慕容梁設暗樓、養重兵的事掀出來?
可他怎麼覺得,京城的局勢有些凌亂。
如果是有預謀的,就不該是眼下這情形。
“你雖是你父親的庶子卻更是長子,身為長兄,鎮日打著自己的小盤算,難堪大任!榮成候的爵位,便是因池燾與慕容梁私下勾結沒的;嘉隆伯世子溫元慶也是因此被奪爵的;到了你這裡……”
慕容瑁深深一拜。“請皇上責罰。臣願降爵。”
“降爵?慕容瑁,你這是要替朕做主?”
看似溫和的話,慕容瑁卻渾身一顫。
皇帝是盛世明君。武能跨馬打仗,文能安邦治國。
行事更是雷厲風行,他這一問,也是回答。這件事絕不能如此善了。
他可是最先與叛黨之首慕容梁勾結,是他把池燾、溫元慶等人介紹給慕容梁。說不是他從中說項,這些權貴門閥的世子,怎會著道。
“慕容瑁,你此次之罪便是朕殺了你也不為過!你眼裡可有你父親、有朕?慕容梁要反的是朕的天下。朕是你的親伯父,你竟勾結外人來算計朕。昔日朕封賞你一個昌郡王,是給你一個將功贖罪、改過自新的機會。朕有沒有告訴你‘這是先賞後功,讓你效忠朝廷、造福百姓’可你這混賬是怎麼做的?
你跟朕陽奉陰違。把朝廷盯上暗樓的事捅了出去。朝廷的人認出劉森,要不是你通風報信,劉森又如何逃得了?你還敢跟朕求情?還敢說甘願降爵?你的爵位是朕賞的,是朝廷給的,更是你父親替你求來的,你辜負了朕,辜負了朝廷,更辜負了你父親對你的期望,還有什麼臉面要爵位?
為了免去明鏡司、大理寺的疑惑,你私通叛黨,令他們的人在南安劫走了顧家三女,可這三女卻被你秘密養在你母親的陪嫁莊子裡。貴族幼女失蹤案,你慕容瑁也是背裡的黑手之一。
慕容瑁,你上有愧朝廷,下有愧黎民,你還算什麼皇族?你這是助紂為虐,你這是為虎作倀……”
怎麼又火了?
大總管見這情形不對,立馬開溜。
敏王跪在地上:他這是倒了哪輩子黴,長子、嫡子一個賽一個地給他惹麻煩。嫡子的麻煩剛解決,長子的麻煩更大了。
他哪敢說話,他一說話,皇帝就劈頭蓋地將他給狠罵一頓。
他活了大半輩子了,還要被人罵,全都是這些不孝子惹的禍。
江若寧苦著臉立在一邊,不是已經罵很久了?怎麼還沒有完啊。
她蹲下身子,“父皇,兒臣還要出宮呢,你能不能快點?”
皇帝大喝一聲:“是你出宮重要?還是朕的國事重要?”
兇她啊!
江若寧倒吸了一口氣。
“你看看你,哪裡像一國公主,越發沒個規矩,朕在說話,哪有你插話的份兒……得讓德妃尋個嚴謹的嬤嬤好生教教規矩。”
他是到更年期了?還是吃了火藥,皇帝不是有專門調養的太醫。
江若寧立時炸毛了,倏地站了起來:“我怎麼錯了?我是爹孃生,沒爹孃教的。就因為我是女娃,一出生就被人拋棄,我沒規矩怎了,我又不是現在才沒規矩,我是一直都沒規矩。
我沒規矩怎了?我又沒求著你,追著你要回皇家,本姑娘還嫌這裡憋屈,進個宮、出個宮都麻煩死了……”
我的個怪怪!
這是什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