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可那些當權者卻亦想了太多。
阿歡道:“七郡主在敏王爺眼裡,就是一個能賺一筆錢的人?”
“敏王爺明知七郡主未婚先孕卻任之縱之,即不呵護也不處罰。他是想一旦事情照著好態勢發展,七郡主成功嫁給李觀,往後就要拿捏住七郡主,讓她時不時拿銀錢回孃家。
若在這時候處罰了七郡主,他豈不是得不償失?至少在人言之下,他沒有罰她,還依舊讓她好吃好喝好穿地住在敏王府,便是厚待七郡主。”
敏王那人對自己的子女很涼薄,誰讓他的兒女比皇帝的還多,他著實管不過來,真真發揮了他的“種\馬”習性,只顧生兒女,卻從未想過如何養好兒女。
阿歡輕斥道:“這些人的心思可真多,難不成銀錢比名聲還重要?”
“小七隻是個不得寵的庶女。而皇家又豈是尋常百姓可以議論的,毀的只是七郡主一人的名聲。你瞧敏王府其他庶女可受影響?六郡主依舊要出閣,八郡主還在議親。得寵的女兒依舊可以擁有良緣,不得寵的任她再冰清玉潔,沒王妃、顧妃幫襯,誰人知道你敏王府有那麼一個女兒。”
誰去毀皇家的名聲,這是不嫌自己命長。
即便要說的是敏王府的庶出郡主,可人家也是皇家姓氏,是皇家女兒。
阿歡嘆了一聲,“說到底,物以稀為貴。你瞧容王府就只得琅世子一個兒子,其尊貴比正經的皇子還強兩分。”
敏王爺的兒女太多,浩浩二十幾個。而兒子單獨排序,女兒也是單獨排序。
到了適婚年紀的郡主便有五個:三郡主、五郡主、六郡主、七郡主、八郡主。敏王府的郡主雖多,有封號的郡主只得三位:敏王妃所出的大郡主——明珊;顧妃所出的五郡主——明瀾;敏王寵妾柳承儀所出的三郡主——明波,因她親孃是敏王爺最寵愛的姬妾,女以母為貴,由敏王上疏求得一個郡主封號。
照著皇家的規矩,嫡出郡主享一等郡主位。為正五品;側妃所出的郡主也可得到封號。然,其等級卻有別嫡出郡主,享二等郡主位。為正六品;而侍妾所出的郡主,只能享三等郡主位,為正七品,等同縣主位。不過是名號好聽罷了。
明波郡主享的是縣主待遇,因有封號。比其他沒封號的郡主還要風光體面。明波郡主住的也是體面的貴女閣樓,雖然那閣樓不及明珊、明瀾,卻也足夠讓其他庶女羨慕。
兩日後,李源嫡次子李望欺辱敏王府七郡主之事傳得滿城風雨。
御史更是連連上折。彈劾李源教子無方,縱子欺男霸女,就連敏王府七郡主都未倖免。甚至還令七郡主身懷有孕,而痴情的七郡主還在巴巴地等著李源的“安排”。
御史的力量是巨大的。不知從何處還收羅了幾件事例,說某年某月,李望玷汙一個豆腐鋪寡\婦西施的女兒,事後不認,逼得這女子二八年紀便跳河尋短,之後李二太太出面,給了豆腐鋪二百兩銀子私了;又某年某月,李望陪母到春暉聖母廟敬香,瞧見某鄭姓人家的女兒重得俏麗,便誑騙人家,害得那女子不久有了身孕,最後,這鄭姑娘竟被族人浸了豬籠……
如此種種,列羅出六樁有名有姓,有理有據的事件出來。
慕容瑁、羅奉侍鬧上李府,羅奉侍哭鬧著要李家娶七郡主為嫡妻;而慕容瑁則指責李望壞了敏王府的名聲,玷辱了他妹妹,當著李家上下的面,下令將李望揍了個鼻青臉腫不說,還說要給七郡主調養身子,非逼著李源拿出一百萬兩銀子來不可。
李二太太不拿,慕容瑁就揍李望。
她一陣肉疼,只得取了銀票來。
羅奉侍見他們給了慕容瑁哪裡肯依,哭鬧著不肯走,直說她女兒如今形容消瘦,又被兄長逼問奸\夫,直嚇得尋了短,人是救過來了,定是要請郎中看診吃藥調養的……
李家住在明月庵太平巷一帶,這裡有少官宦人家,其中溫家嘉隆伯這一房便住在附近,一時間引得周圍的人引目關注。
李二太太愛惜名聲,又拿了五萬兩銀票,想打發羅奉侍離開,可羅奉侍哪裡肯,只說這點銀子,只夠吃幾回燕窩的,“李二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我女兒還懷著你孫子,這可是你的金孫,你怎拿這麼點錢就想打發人?”
羅奉侍雖是收了,卻依舊不肯離開。
李二太太心疼不已,只得再添了五萬兩銀票,遣了嬤嬤說好話,羅奉侍這才離開李府。
一時間,李家出盡了風頭,不是美名而是惡名。
慕容瑁得了一百萬兩銀子的賠償,很快就傳出去了。
敏王妃、世子慕容瑾聽說時。
慕容瑾的眼珠子都快要盯出來了:“老大出去鬧一趟,就得了李家賠償的一百萬兩銀子?”
跑腿的小廝道:“回世子爺,是真的,同去的侍衛、下人都瞧著呢。”
一百萬兩啊?
這得夠敏王花銷一陣子了。
中苑、東苑、南苑可都歸敏王妃母子掌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