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華繚繞的樂音中,一道“太后駕到!淑妃娘娘到!鳳歌公主到!”高揚地聲音遠遠傳來,眾人紛紛引頸望去,但見如雲侍從,如花宮娥徐徐行來,當中者,正是太后,一襲海藍色宮袍。落後幾步位置,是一襲橙紅色宮裝麗人,那一身的氣派,正是馮淑妃。
太后身側緊隨著一襲玫紅描金宮裝的少女,鳳羽飄飛,華美宮錦金燦燦、紅彤彤,映得她的玉臉猶如紅霞鋪面,耀花人眼;金絲梅形鳳冠鑲著耀眼寶石嵌在飛仙髻上,梅妝妍秀,長眉朱唇,少許笑意綻在唇角,胸間戴了一隻赤金瓔珞盤,那盤的正中竟用寶石鑲嵌而成,端的是刺人眼目。
眾人只是瞧那寶石,頭上戴的有鴿子蛋大小,還是血樣的通紅純淨,脖子上戴的也是同樣的紅色寶石。
不用問,這樣的寶石頭面定是太后賞賜的,如此大小,這般成色,價值不菲,自從外域人將寶石傳入大燕,一下就贏得了太后的好感,也引得一些世家名門的貴婦都以擁有一套寶石頭面為傲。
敏王妃今日也戴了一套寶石頭面,因太后上了年紀,早就棄了這種大紅色的寶石不戴,她特意選了紅寶石戴上,誰曾想,此刻自己戴的這套與江若寧戴的一比,實在不夠看,無論是成色還大小,都難以相毗。
敏王妃身上的這套,也是幾年前太后賞賜給她的。
太后戴的是寶石是湛藍色,與她身上的藍色宮袍頗是相映。
眾人齊齊跪拜海呼。
太后笑呵呵地道:“都起來罷!哀家的孫女鳳歌自幼流落民間,而今認祖歸宗重返皇家,可喜可賀,又是個祥瑞的。她一回宮,太上皇的糊塗病就見好了。今日特設宮宴,一是慶賀鳳歌還朝,二是哀家此次回宮有些日子了,還沒見著各家的夫人、小姐。哀家又有幾個孫兒、孫女到了婚配之齡,藉著這機會,讓淑妃、德妃幾位也掌掌眼。好給皇子、公主們挑挑皇子妃、駙馬……哈哈……”
敏王妃自來與容王妃謝婉君不合。此刻勾唇笑道:“二皇嫂,聽說你不待見鳳歌,我怎瞧著。太后很喜歡鳳歌。她身上戴的那套寶石頭面可是太后珍藏多年的,便是當年端儀皇后在世,太后也捨不得賞她呢。”
謝婉君冷聲道:“三弟妹這話不知從何處來的,我怎不待見鳳歌了?她可是公主。我拿她如鳳舞一般。”
她不接納江若寧,沒想皇帝竟過繼了去。還封了個鳳歌公主。
敏王妃輕哼一聲,如果真有這麼好?太后又怎會作主將江若寧過繼到端儀皇后名下,還不是謝婉君哭鬧著說什麼也不肯認那個女兒。
現在說這話,還不是聽算命先生說。江若寧過繼出去了,再不會克她,也不會克到慕容琅。方才說得這般雲淡風輕。
只是,瞧著江若寧身上的這套烈焰之星。看得敏王妃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太后偏愛寶石,當年還是雍和皇后時,太上皇就投她所好,收羅了寶石給她做首飾。待當今正興帝登基,為了以示孝敬,但凡遇上好的寶石,也都獻給太后。
太后得了這些寶貝,喜歡就自己留下,不喜的,就時不時打賞下來。
豈止是如此,當年鳳舞公主出閣,便想要這套紅寶石頭面,可太后陪嫁了一套紅寶石,那寶石卻比江若寧身上的這套要小得多。
待江若寧走近謝婉君、敏王妃身邊,二人方才瞧見,這套紅寶石頭面中央嵌著紅寶石,這周圍可都嵌著八顆豌豆大小的白色寶石。
鳳舞公主坐在右側,看到江若寧身上的寶石頭面,氣得牙癢。不遠處,明月郡主正笑微微地道:“鳳舞堂姐,鳳歌身上戴的是雍和十二年西涼國敬獻的烈焰之星?”
雍和,太上皇為帝時的年號,世人又稱太上皇為“雍和帝”。
太后手裡的寶石頭面,每一套都有別致的名字,而江若寧身上的這套正是喚作烈焰之星,是鳳舞公主瞧了好幾年,心心都想得到的寶貝。
當年太后說,寶石頭面就得取名字,唯有此,才有別樣的意義,更益於流傳後世。
明玉郡主輕斥道:“二姐,鳳歌也是我們的妹妹……”
“她是我們的堂妹,你別忘了,太后和皇上做主,將她過繼到端儀皇后名下,她是端儀皇后與皇上的女兒,是尊貴的鳳歌公主。”
說到尊貴二字時,她刻意加重了語氣。
憑什麼?就一個克母之女,竟然有這等大福份,不僅被封為公主,還得到太上皇、太后的疼愛,便是容王世子也把所有好東西往宮裡搬。
她們的那個弟弟,從小到大都與她們搶東西,何時給她們了,現在倒好,竟如此偏著江若寧,這怎不讓明月郡主心頭難安。
淑妃拊掌一拍,十二名舞伎奔向中央,在宮樂聲中翩翩起舞。
三支歌舞后,一聲“皇上駕到!太上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