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喚了聲“棣兒媳婦”,敏王妃立時暖聲應答。太后伸出手,“扶哀家回榮壽宮歇息,貴妃,你打理宮宴,酉時一刻開宴,哀家得回去小憩。”
“臣媳恭送太后!”
太后又道:“太子妃跟哀家走!”
太子妃小心翼翼提裙,跟著太后離去。
太子惡狠狠地盯著宋清塵,“來人,扶宋孺人回宮。”
太子不說多話,領著兩名太子良娣往太子宮去,待到了拐角處,猛然一個回身,兩記狠重的耳光就扇了過去:“賤婦,你到底惹了什麼事?惹得皇祖母如此動怒?說!你到底有什麼瞞了本王?”
紫衣良娣冷笑一聲,“宋妹妹,你到底犯了什麼事?太后的為人、性子,我們可都清楚,不會無緣無故地發作你。”
太后對兒媳、孫媳都極是大度寬容的,多少年了,可從未見太后發這麼大的火,年紀大了,讓太后生氣,這就是不孝。而因宋清塵連累整個太子宮,更是宋清塵不仁失德。
宋清塵思來想去,實在猜不出,想到太后說的“無情無義”,又想到鎮北王府的女眷今兒也被趕出宮宴,難不成是與鎮北王府的事有關,是她與溫令宜之間的夫妻之實有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想到這兒,她身子一顫。
太子厲聲道:“你不說,沒關係,本王自有法子查出來。這幾日,你最好安安分分地待在太子宮,再敢給本王招惹事端,本王第一個饒不得你!”
他惡狠狠地說得咬牙切齒。
這幾年,雖然沒了二皇子,劉貴妃所出四皇子、淑妃所出五皇子、德妃的七皇子還有幾位嬪位妃子所出兩位皇子也陸續長大,尤其四皇子頗得皇帝喜愛,因著這,劉氏一族更是蹦跳得高。
瞧瞧今兒太后回宮,劉貴妃擺出一副六宮之主的樣子,上竄下跳,一個宮宴就請了這麼多的誥命貴婦入宮,這分明就是在拉攏關係。
太子早前還想借宋清塵替自己在太后那兒討好,沒想宋清塵卻第一個招惹了太后不快。在這當口,誰給他惹麻煩,誰就是他的仇人。
劉貴妃令宮人奉上了茶水、糕點、蜜餞、果子,眾誥命夫人、小姐們便在後花園裡三五成群地說話閒聊。與劉貴妃交好的兩位嬪、貴人,此刻更是熱情地招呼著赴宴的女眷。其間亦有淑妃、德妃往來穿梭。
劉貴妃一回怡春宮,見到四皇子正靜立大殿,當即斥退左右,“皇兒,打聽到訊息麼?到底出了什麼事?”
四皇子抱拳答道:“回母妃,兒臣派了侍衛,又讓二表兄幫忙,這才打聽到一點訊息,表兄著人回話,說是昨兒容王世子去了暢園,一路喊著救命,可到底出了什麼事……”他茫然搖頭,“母妃是知道的,行宮的人,全都是太上皇、太后的人。早前父皇想派人過去保護,被他們知道了,太上皇還發了一場火。那邊的人,便是父皇也得給三分薄面……”
行宮上下,全都是太上皇潛邸時的老人,最是忠心,一個個也混成了人精,想從他們嘴裡套東西,這東西套不出弄不好就打草驚蛇,反而惹來一場麻煩。
劉貴妃笑了一下。
皇帝重情,曾打著主意非端儀皇后一人,想效仿太上皇與太后“一生一世一雙人”,可天不遂願,十幾年前的冬天,端儀皇后因一場大病駕鶴西去。皇帝傷心,可六宮不能一日無主,便有大臣連連上書,請求廣納後宮,太上皇、太后聞訊回宮,與皇帝長談了一宿。
誰也不知道那一晚,他們三人說了些什麼。
但次日,皇帝下旨著令五品以上京官、京城世家送未婚閨秀入宮遴選。當日入宮的人極多,卻最終只留下了六人,劉貴妃因出身名門又才貌雙全,在侍寢次日就被封為貴嬪,後生下四皇子,又晉封為貴妃,代理六宮事務。
四皇子面露疑色,“容世子找太后,瞧今天這情形,怕是容王妃、鎮北王府都脫不了干係。真是奇了,太后不是很喜歡宋清塵麼?今兒一回宮便說了那樣的話。”
劉貴妃道:“一個皇恩寺的節婦不好好吃齋唸佛,竟與太子有了首尾,早前太后是看在她肚子裡的孩子份上才幫著說情。正因為太后疼她,她做出此等打臉之事,太后就越發生氣。若是太后當場訓罵打罰一場,她還有翻身的機會,可瞧今兒那樣一句話,宋清塵這輩子也別想翻身。被太后定罪,說她‘無情無義、不貞不節’這一輩子,她也休想摘掉這樣的罵名。”
太后可不是尋常女子,太上皇執政之時,那可是懼內。而今皇帝登基,敬重太后比敬重太上皇更甚。而太子殿下更是太后身邊長大的,太后說了那等話,誰會反駁。
劉貴妃頓了一下,招手示意四皇子坐得近些,“皇兒,你聽好了,這些日子你要多往榮壽宮去,朝臣說誇你千句、萬句,抵不上太后在皇上面前說你兩句好話。皇上這一生,世人以為,他最看重的是端儀皇后,其實不然,他最看重的便是太后這個親孃。你可得好好表現,太子這幾年做的混賬事不少,你父皇又正值壯年,你……可是有大好機會的。”
四皇子自然明白這話的意思,“兒臣都聽母妃的。”
劉貴妃輕拍著他的手,“好了,這宮裡,除了太子,就數你年長,要給弟弟、妹妹帶個好頭,你且去吧。”
“兒臣告退!”
到底出了什麼事?慕容琅竟把太后都給請回宮。(未完待續。)
喜歡紅妝名捕請大家收藏:()紅妝名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