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若寧就不會做生意,但她的腦子還是好使的,能設計出假二件、假三件,還能設計出鞋子,現在又能折騰出膏藥,這女子越來越讓他感興趣了。
十六不明過程,此刻道:“公子,你真要把這麼貴重的藥膏送給那些姑娘?”
“送!有送才有賺。”
青溪不大,可縣城亦有兩家青樓,怡香樓便是縣城最大的青樓,青樓的姑娘有七成以上都是從奉天府、京城兩地過來的,在京城是過氣的伎人,到這裡又受到了追捧。畢竟青溪縣是奉天府第一大縣,也難怪她們會來此繼續求生,這些在京城呆不下去的女子,有些就有病,若真能將她們的病治好,這藥膏就不愁銷路。
今兒,江若寧高興,又買了好幾塊布料,她索性在李記繡坊訂做了兩身,又著李記繡坊給二妞、阿歡各做了一身丫頭服。
李記繡坊的速度極快,第二天午後就做好了。
江若寧檢視之後,付了銀子便要回家,正待離開,卻聽一個熟悉的聲音喚道:“寧妹妹,近來可好?”
“還好!山杏姐,你呢?”
“我還是老樣子。”山杏抿嘴笑著,“一過完年節,成衣坊、繡坊極忙,聽說李家在京城談了幾筆大生意,我們得趕工。”
剛才江若寧在這兒取衣服,山杏便瞧見了,有兩身丫頭服,皆是假二件,正是成衣坊、繡坊近來大力趕貨的式樣。聽說在京城百貨行也有得買,京城人這幾日快搶瘋了,而李記無論是京城成衣坊還是青溪成衣坊,都在沒日沒夜的趕工。
繡女們也一併去了成衣坊幫忙,她們是去做檢驗工作,成衣坊裡有幾十臺縫衣機,一直不分晝夜的運轉著。山杏聽成衣坊的大管事講,李家在京城還有一座比這裡還大的成衣坊,今年的年節剛過,生意就火爆非常。
江若寧道:“東家生意好,許要給你們漲工錢。”
“少東家要給我們每人情況發放賞紅。”
說到“少東家”三字時,山杏的眸子熠熠生輝,燦若太陽,那是難掩的欣喜。山杏原想,自己得選李記繡坊的繡女,許是全村最風光的人,不曾想被江若寧狠狠地壓了一頭,心頭莫名的氣惱,又對江若寧擁有的一切感到羨慕與嫉妒。
再見江若寧,她置了好幾身衣裳,心裡暗道:十七叔不是說捕快每月有二兩又五百文錢麼?怎的,江若寧能添這麼多新裳,這包袱裡的新裳可不下二兩銀子了。
江若寧道:“山杏姐,二月初六我三哥成親,要在平安村河家灣辦喜事,若是山杏姐得空,記得去吃喜酒。”
山杏想到吃喜酒,另一個名詞——送封紅。
她是未出閣的女兒家,自有父母送喜禮,她自不用另送一份。
“近來繡坊忙得緊,許是走不開,我爹孃許是要去的。”
江若寧粲然一笑,“好久沒瞧見大翠姐了。”
“聽說大翠在李大\奶奶身邊服侍,她嘴兒甜,頗得李大\奶奶喜愛。”
這位李員外聽說也李記繡坊的李家原是同宗。
大翠那人愛炫耀,打小就是如此,穿了件新衣炫耀上三天,穿了雙新鞋炫耀一天,見人就說“這雙鞋是新做的,漂亮吧?”有時候連她自己都忘了,與同一個人已經說過兩回話了。而今即便是大了,這愛炫耀的性子還是未改。前幾天,聽說李大\奶奶賞了她一對銀耳環,她戴了出來,特意找山杏炫耀一番“我們大\奶奶大方賢惠,前兒賞我的,這銀耳環漂亮吧?”
山杏跟著附和了幾句,知大翠的性子,便從頭到腳地誇了一番:“你頭上的絨花做得真精緻!”“耳環雅緻,正配你。”“這身繭綢褂子也不錯,把你的身材襯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