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各類產物,總上線得快,下線得快,過氣得也很快,就如同驚豔綻放的芳菲黯然頹熄,往往今天還在風靡遈行,往往今天還滿是眾多玩家,明天就無人問津,使用者流失,換成了其他,只曇花一現,只鳥獸四散,只留下少量忠實使用者堅守著。
亦或是,某天煊赫一時的某款科技用品,因為經營不善,官方突發個下線公告,停運通知,讓眾多擁躉猝不及防,只能任由事態發展,只能獨自唏噓懊惱,也只能獨自黯然懷念,在時光中繼續醞釀著這一段難忘的青春年華。
當然了,也會有某款特點鮮明的小眾玩物,由於攫取人性特點,以及契合時代軌跡,從而在這風雲突變的“inter”時代,在若干同類軟體產品裡,像大浪淘沙般脫穎而出,也如異軍突起的傳播起來,被人們廣泛知悉與日常使用。隨後,繼續緊跟時代潮流,不斷開發新功能,不斷完善新內容,也不斷修復bug,以及修正著運營的方向,最終一路高歌,勢如破竹,造就一個個輝煌的歷史瞬間,不僅先後成立高科技公司,網際網路企業,擁有活躍使用者千萬級,主頁單日訪問量、軟體總下載量破億次,也再接再厲,錦上添花,出國上市,股票大漲,徹底成為行業龍頭老大,行業領軍人物,達到了自身鼎盛時期,也赫然變作了這時代程序裡,頗為難得的效力“催化酶”。
雖然這新奇迅猛的網路,委實提升了社會的發達程度,縮短了人與世界的距離,也拉近了陌生人間的罅隙,雖然在這當下,各虛擬產品、智慧ai實物的科技感愈發高昂,體驗愈發良好,功能愈發繁多,使用者也愈來愈多,變成全民創作的時代,打破了人類千百年來基因域裡所束縛的層層堅固的天賦壁壘,卻著實讓我的內心感到空虛無比,也越來越讓我找不到幾個能當面敞開心扉互訴一腔腔心事的知己好友。
雖然這時代正在駸駸日上,雖然這時代正在袞袞變換,雖然這時代早已翻天覆地,但如今這個以金錢紙幣為王,資料流量為尊,“土味nczz影片”肆行的離奇社會時代,卻越發不遂人意,越發凸顯人性冷漠自私,也越發讓我念想著當初的種種舊憶,讓我玩味著不同年代的心路歷程,總得來說,身為90後的我歷經了“家電時代數碼時代通訊時代網際網路時代智慧時代,甚至vr時代”的時光變遷,而這其間的種種故事,就容我娓娓道來,也算是對我前半生的一種囊括吧。
1、家電時代2003年附近,大致是從 “黑白電視機”過渡到 “彩色電視機”的過程)
雖然這時光在須臾間荏苒了近十七八個年頭,如今早已物是人非恍如隔世與孤單寂寞為朋,雖然我腦海裡的記憶,像最初的直板手機畫素般,已出現了不少的細節偏差、印象失真,但我尚能大致記得,記得兒時某些對我印象極為深刻的場景。因為那時正值貪玩的年紀,農村孩童還未去學前班上學,一切都以耍樂為主,所以除了傳統常規的地面遊戲感興趣的可詳看我另一篇文章:“兒時“偷”趣以及其他樂趣群玩回憶感慨版)”)外,最難得的莫過於前往擁有電視機的小夥伴家中觀看新奇精彩的電視機了,雖然這時的電視機全是帶著天線,能收看的節目頻道寥寥無幾,但依舊很難得。
為什麼我會說“難得”呢,一方面是因為那時的電視機在農村地區還沒全面普及開,仍是個稀罕貨,昂貴貨,同時,就算家中擁有電視機的部分農村孩子,也不會常常觀看電視節目,因為那時的電費比較奢侈,不怎麼會讓自家父母所贊同應允的,所以那些偶然看過一兩次電視的孩童,就會被那個內容無盡的小小魔盒吸引著靈魂,就像和哥倫布剛發現了新大陸一般興奮幸福,以致於當某天看不到之後,會成為一種執念,久久不能忘懷,久久縈繞心頭,久久盤亙著滋發著,心心念唸的還想再看一回,所以顯得有些彌足珍貴樣的難得。
至今仍記得,記得很多年前,那時村裡剛盛行電視機時,因為我山西姥爺給我媽的嫁妝當中,有一臺“黃河牌”彩電、一架“水仙牌”洗衣機以及一尊樣式復古的收音機,所以最早只有我家是彩色大寸電視機,而其餘全為黑白小型電視機,所以很多小夥伴喜歡放學後扎堆來我觀看電視,記得那時的朝暮分外溫暖,我們一起興沖沖的,同時又聚精會神的觀看了幾集《蜜裡逃生》、《小龍人》,甚至《奧特曼》等,那時,我的人緣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
可好景不長,記得時間沒過多久,陸續的同村孩子家,也換了大彩電,所以來我家蹭電視的愈發稀少,最終我的人緣一落千丈,變幻成只有三四個好友的固定局面。至今還記得那時的感受,是經常會為友情的問題而悲傷不已,也經常會暗中索問“為什麼他們都離我遠去了,不和我玩了,是不是我哪裡不好了...”,現在回想下,大抵是那時的我太過敏感了吧,畢竟孩子的性格都是喜怒無常,善變是很正常的操作,因為“我”有時也是這樣。但這些美好的孩童式煩惱,卻化為了我成長經歷中最易讓我泯然一笑的回憶,因為這是專屬我的童年,是組成我人生的部分之一,無論好歹,它都是我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2、數碼時代20062008年附近,當時常見的數碼電子產品有“掌上電玩掌上單機遊戲機)”,復讀機、小型帶天線收音機、小霸王插卡式雙人遊戲機、p3、dvd機、vcd機、電子數碼萬年曆等)
時光再往前推,轉眼間孩童上了小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至今仍記,記得當時學生間風靡一種俗稱“掌上電玩”的e9999單機遊戲機——大概是一種手掌大小,只紅黃藍綠紫五種單一外色,重量輕,螢幕小,單聲道,僅9個按鍵的,能顯示黑白低畫素方格的、使用5或7號電池供電的遊戲機,主要內建有貪吃蛇與俄羅斯方塊等數種電子小遊戲,優點是趣味性強,上手快,而缺點則是顯示螢幕太小,只有兩寸大小,讓人有種慾求不滿的感受。所以久而久之,慢慢被一種叫作“小霸王插卡式雙人遊戲機”更替,其優點嘛,大抵是機器可以借用電視機後的影片介面把儲存在矽晶遊戲卡上的產品內容顯示並執行在液晶屏上,把電視機當作顯示屏使用,能讓玩家的視野更闊,同時,由於新加入遊戲手柄、多種類遊戲卡,可使玩家的操作更舒適,玩法更多,是既能單人闖關打怪升級,又可雙人同步對戰比分,所以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深受孩童喜愛,沒有之一。
雖然小霸王是分外好玩的遊戲機,但終究是父輩眼中“不務正業”的具象,因為能影響到學生學習,同時孩童能購買到的遊戲卡種類也就那幾種,通關幾次之後就顯得枯燥無趣了,所以最終在偷偷盛行一段時間後,也就慢慢偃旗息鼓,成為古董吃灰,不知道被自家父母或被孩童自己放到哪個旮旯犄角里了。當然,也因為那時家家戶戶都開始安裝戶外電視天線,導致能收到的電影片道數目豐富了,同時家庭用電收費不怎麼貴了,所以才慢慢不受孩童熾熱吧。
而時光繼續向前走,慢慢的,孩童邁入了五年級,而他的親姐,因為比他大不少,所以在初中裡受教。而當時的初中,因為英語剛剛被人們重視起來,所以各種學習英語的工具盛行,比如口語隨身記,比如成就了一種名叫“三人行磁帶復讀機”的掌上數碼產品——因為能用磁帶反覆播放地道的英語口語,所以那時,縱然產品價格不菲,每個初中生都會購買一到兩臺,用以學習,或用以聽歌,而聽的歌嘛,大抵都是些諸如劉德華情歌,she歌集,阿杜紅歌集,兔子舞類等,也算是當時一種美好到璀璨奪目的青春習慣了。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dvd機”、“vcd機”,甚至電子數碼萬年曆等,揹負的歷史意義頗重,是當時的婚嫁彩禮必備物品,和現在的車房性質一樣,有則新人美滿,沒則孑然一身,現在想想,也算是一種蠻可笑的荒唐婚嫁觀念了 。
而在所有的電子數碼產品中,陪伴我最久的,便是與音樂相關的產品。至今我還記得,記得我擁有的第一款音樂類數碼產品是在我初一時期,我姐退役下來不要的二手雜牌p3,opod,pf263。雖然當時我姐新買了藍魔v3 p3,只把她不要的“廢品實際上這款p3還是很新的)”送我,但在當時,甚至在現在的我看來,意義非凡,我十分感激,畢竟開啟了我的“聽音樂生涯”伊始。而當時所聽到的第一首歌曲便是江珊的《夢裡水鄉》,至今我仍然感受頗深,久久不能遺忘,以致每每無意或有意中聽到這首歌曲時,總是能回想起那段青澀的年華,那是屬於我的少年時期。
喜歡回憶頻頻擾請大家收藏:()回憶頻頻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