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大星哥結婚時,我們這德高望重的長者寫了副“三星在戶”的聯子,當時時間緊迫,頗感疑惑的我沒有深究下去。
如今偶然間發現是出自《詩經·唐風·綢繆》,而不是指“福祿壽”三喜星(祝賀物件、情景不同),
才知道文化傳承的重要性,才明白生活中的疑惑遲早會有個答案在等待著開啟,生命並不無聊。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
“束薪”是整理劈柴,“束芻”是整理飼料,“束楚”是扎束柴把,也是主人由院子→圈欄→室內的整個勞作過程。
星空24小時一周天,夜晚12小時半周天,傍晚東邊剛出的星,到凌晨移到西邊將落。
“在天”,是高掛中天之象;“在隅”,是偏移一隅之象;“在戶”是西垂天邊之象(星很低才能在室內看見)。
“三星在天”到“三星在戶”,需歷時五六個鐘頭。
一邊勞作,一邊觀天,一邊思念佳人,這就是《詩·唐風·綢繆》的魅力:“綢繆”三迭,寫盡主人的纏綿惆悵。
因此,“綢繆束薪”、“綢繆束芻”、“綢繆束楚”比喻男婚女嫁,各得其所。
“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戶”則指新婚。
三星:一說參宿三星(獵戶座腰帶三星:參宿一、參宿二、參宿三);二說心宿三星(天蠍座三亮星:天蠍座σ、α、t);三說河鼓三星(傳說是牛郎及其一雙子女的化身,古時屬“牛宿”,現代天文學則指天鷹座三亮星:天鷹座β、α、γ)。“三星”理應指參星,“參”古通“叄”。心宿最亮星俗稱大火星,商星。河鼓最亮星俗稱牛郎星。
三星在天指“三星”處在中天時分。參星是冬夜,迫近新年;商星是夏夜,毗鄰季夏。俗語“參商不相見”,一夏星一冬星,一升時一落下,一在東一在西,此出彼沒,永不相見,形容難以相見的人或物,代表成語“形影參商”。
<!17k>
喜歡回憶頻頻擾請大家收藏:()回憶頻頻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