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未曾關心她為了等他來不眠不休整整一日。
這時候看著陽朔沒有絲毫留戀離開的背影輕挽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原來,這個她以為喜結良緣的夫君竟是對這樁婚事不滿意的,對她也是不滿意的。
心上頓時便是如墜冰窟一般,想要拼命的挽留他讓他了解她哪怕一分一毫的好對她改觀都做不到。
後來她在他面前便始終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的,不敢多言多語亦不敢隨意玩笑,生怕惹了他不快。
她暗暗去尋了家中資歷較為長久一些的應嬤嬤,這才明白了始末原委,由是便更加心疼他,待他亦更加好。
身為一國的公主即便是庶出,身份地位低了些,也依舊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為了他卻開始學做佳餚美食討他歡心,她原本是個不做女工之人,為了他卻開始跟著嬤嬤學習這些縫縫繡繡之事。
陽朔一開始對她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只是見她整日裡忙忙碌碌也開始感到好奇。
直到看到夏日案幾上的解暑的綠豆湯,冬日一盅熱湯,甚至不論他回來的多晚她都不會多問一句,待他盡職盡責,也可謂是費盡心力。
陽朔便漸漸的感覺有些對不住她。
後來又聞得應嬤嬤對他說了許多,這才開始好好仔細認真的想了一想。
某一日,輕挽又去給他案幾上放了一碟點心便悄然離開卻被他突然伸長了手臂堵在門口捏了捏眉心:“為何總是躲著我,我會吃了你不成?”
“輕挽絕無此意,只是覺著,王爺……可能有些不願時常見到輕挽……”輕挽有些怯懦的小聲答道。
陽朔覺著有些頭痛:他表現的有這麼明顯麼?
於是便徐徐開口:“我並不是那個意思……”
“那……王爺的意思是願意接受輕挽?”她的聲音中藏著掩不住的欣喜。
陽朔無奈:“我的意思是,你大可不必如此躲著我,不願見到我可以同我直說。”隨後離開。
輕挽在他身後小聲的答:“輕挽從一開始便是願意的。”
此後,兩人之間便慢慢的變得自然了許多,不再那麼刻意倒也覺出了幾分普通人家夫婦的感覺。
又到了後來看見她為了給他做佳餚和新衣常常弄得整個手都是傷,時日一久便覺得有些不忍。
漸漸的對她多了幾分憐惜,會叮囑她不要時常親力親為做這些事情,交給下人去做便好,抑或勸不得便在她有些許的傷後給她上藥。
直至有一日,輕挽終是忍不住對他道:“若王爺是因著對我有所虧欠大可不必如此,輕挽理解王爺的苦楚,也絕對不會強求於王爺。”
陽朔聽得心下一陣酸澀終是忍不住上前一把擁住了她:“我會努力去嘗試。”
他只說了短短幾個字,輕挽卻悉數聽了明白。隨即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一把回抱住他。
而後便是兩人日複一日和諧得越發親近的相處,輕挽便如願以償的終於感動了他,成了他真正的妻。
又過了一載便有了正兒。
她本以為他不喜正兒,然而看著他對著正兒不自覺的流露出慈愛的神色便明瞭他只是不善於表達罷了。
可若不是幾年前他在與奴面一戰後中了毒或許他會一直陪伴在她們母女身邊,可是現在他命由天卻不由他了。
而今他只剩下五年的壽命,讓他如何自處?有了牽掛有了他一直渴望的家他又如今怎麼捨得?
於是他便將懷抱中的女兒放在了榻上抱住輕挽問道:“若是有一日我先你一步而去該如何?”
輕挽只當他開玩笑卻有些慍怒:“王爺以後萬萬不可再說這般晦氣的話了!”
於是陽朔只好將她擁得更緊了一些。
只恨我當初遇見的不是你,亦恨我不能遇見你早一些。
管他三年五載也好,朝生暮死也好,從這一刻起歲歲年年都與君同,只與君同。
青玉案譯文: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