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馨兒認真地看了劇本,而且就因為劇本她改變了漫不經心的態度。
劇本描寫一個女孩兒從二十多歲到六十歲的人生歷程,從一個農村女孩兒奮鬥成一代企業家的故事。這裡面不僅有女人奮鬥的艱辛,更是穿插了與三個男人的感情糾葛。那些情感上的描寫細膩的筆觸把一個女人的心歷路程展現得淋漓盡致。
陸馨兒一次又一次沉埋在她的故事中,甚至幾次落淚。
當她一口氣把劇本都看完之後,有一種強烈的想要參與的勁頭,她覺得一部好戲值得自己去嘗試。
陸馨兒第一次觸電感覺相當不錯,因為是安妮的投資人加上朋友的身份,她第一次去了片場也知道了劇組裡的一些事。在安妮不斷的邀請下她竟然還參演了一個小配角。
第一次拍戲的陸馨兒緊張到了極點,她第一次知道了什麼燈光、鏡頭。本來是一個只有幾句話的小角色,卻沒想到竟然要重拍五、六回。本來挺自然的陸馨兒,只要一聽開拍的聲音,只要一見板子在自己的眼前開啟,她立刻就變得誇張和不知所措。
安妮放下手頭的工作,一遍又一遍告誡她不要緊張,尤其不是能把身邊的工作人員當成正在行進的人,要遮蔽掉他們,她是在一個無人的空間裡。
陸馨兒扮演的是一個只有幾句臺詞的小角色,也是安妮在劇中的妹妹。
陸馨兒終於拍攝完成了,興奮的同時也懂得了演員的辛苦。
她是被導演和副導演罵過的,卻沒想到當她完成之後,導演和副導演一致認為她有演員的天賦。
她沒有想到的是現在的影視週期竟然如此短暫,三個月這部電影就完成了拍攝的任務,剩下的是剪輯和後期整理。她曾打電話問安妮這部片子能怎樣?當然也擔心自己的投資的回報。
在安妮的勸導和誘惑下她不僅自己投資了一千萬,而且在總裁班裡籌集了五千萬的資金,把個安妮感動得就差拜把子當兄弟了,自此之後她們確實以姐妹相稱。
此時的安妮正全國各地地跑宣傳,她說:“電影這個東西沒有辦法判斷,只有上映了才能知道效果。”她一改往常的自信。
陸馨兒在電視上看到她宣傳時的風姿卓越,本來劇組也曾邀請她參加,陸馨兒沒時間是真的,只出演了那麼一小會兒也是她不肯的關鍵。當然,電影的海報上特意加了她出演的訊息,她的前面被冠上了總裁和企業家的名頭。
衛詩禮對她的出演不置可否,卻說嘗試一下未嘗不可但不能深入其中,他說你的本職是老闆,演員離她太遙遠了。
陸馨兒挺興奮的,也想多一些嘗試,聽了衛詩禮的話,她說就算自己以後不參加演出了也能學會一些東西,關鍵是懂了很多業務,以後為成立影視公司做鋪墊。
衛詩禮是不同意她的想法的,他說你知道的只是皮毛,這個領域真的不簡單,很少有人涉足,它像股票市場一樣,有時有井噴一樣的效益,而有的時候也讓你血本無歸。
本來陸馨兒在他勸說下已經平複了心情,可就在這時電影上映了,而且一炮打響。正如安妮所料的一樣,一下就紅透了半邊天,電視臺邀請主創人員訪談,安妮的美麗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好像她一下就恢複到了一線演員的行列,對這行的駕輕就熟連衛詩禮都佩服得五體投地,對著電視螢幕衛詩禮說這樣的女人早晚有一天會紅起來的,太老練了。
上億元的投資,加上回報,陸馨兒不僅收回了成本還贏得了百分之四十,為此她躍躍欲試,而總裁班的投資人也受益了,天天打電話感謝她,此時的她竟然也有些飄飄然。
當安妮以姐妹的名義邀請她參加慶功酒會的時候,還沉靜在興奮當中的她竟然答應了,她要衛詩禮陪伴她去,衛詩禮說不僅是自己晚上確實有個應酬,最關鍵的是他不太喜歡這樣的場合。
陸馨兒化妝的時候,有一點小小的不滿意。他有應酬的時候就算她不願意也是會去的,而自己第一次讓他陪同他就找了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