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石頭很聽薛陽的話,聞言站遠了一些。
他的魚叉在水中亂舞,五六次下水,終於叉到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兒,那魚兒吐著嘴,尾巴還甩著水跡,石頭被甩了一臉水也不惱。
反而激動歡快的叫道:“我叉到魚兒了。”
“厲害了,石頭,給娘。”薛雨笑道。
薛陽的動作很快,石頭的動作居然也不慢,這一大一的兩個男人,越叉越起勁,很快一個背篼都裝滿了。
張蔓兒想著罐沒有那麼多,就道:“行了,薛陽,石頭,差不多了。第一次咱們也不知道好不好賣,不用叉那麼多。”
“好咧。”薛陽從溪水裡上岸,動作幅度偏大,驚得溪裡的魚兒到處亂竄,石頭也學他。
這兩人,還真是,和剛剛摸進溪裡的那種心翼翼完全不同。
張蔓兒看著那一筐的魚兒,一個人背肯定太重,就分了一半到另一個背篼裡。
這一分一數,發現有一百多條魚兒,大多數都是鯽魚,鰱魚為主,還有一部分的黑魚。
都是野生溪邊生養的,這邊青山綠水,環境那麼好,也沒有汙染什麼的,這魚兒更加的鮮美。
大姑姐的收獲也不賴,她蹲在溪邊,摸石頭,摸了好幾只螃蟹,看著那幾只在背篼裡橫行的螃蟹,笑道:“晚上可以煮蟹湯了。”
溪邊的螃蟹,都很只,沒多少肉,但煮湯的話,放點蔥花,味道鮮美。
收獲滿滿,一行人心滿意足的揹著兩婁的魚兒,下了山。
張蔓兒和薛陽各揹著背篼下山,兜的表面鋪了一層葉,很多村民看到了,也自以為他們去上山挖野菜。
在薛雨家喝了碗水,歇了一會,張蔓兒道:“大姑姐,我回家拿東西過來。”
“哎,舅媽,要不要我幫忙去搬。”石頭很是積極道。
“不用,東西不多,我搬得動的。”張蔓兒摸了摸石頭,這個孩好懂事。
張蔓兒出去後,石頭還是跟著過來了。
一回到薛家,正巧見院裡停著一輛牛車,昨天那個趕牛車的大嬸來了,一瞧見她搬了兩筐的罐往下放。
一看見張蔓兒來了,她喜笑顏開道:“媳婦,你來了,我剛愁你在不在家呢?”
“嬸,這是?我沒有訂這些罐啊。”
那嬸瞧她一臉霧水的模樣,就樂了:“是昨天那個孫公雙倍賠你的,他打爛了你那麼多罐,之前做了錯事,跟你道歉的。”
原來是那?看不出他還挺有誠意的。
張蔓兒掃了這兩筐的罐,怎麼看也有五十個吧?可不就是雙倍?
算他還知道錯,不然就他這樣吊兒郎當的性格,以後還不知道要害多少人。
張蔓兒端著筐進屋時,石頭也幫忙:“石頭,你怎麼來了,那個筐別端了,一會帶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