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昨日宴席,祁寒默默觀察半晌,發覺泰山四寇果如史書所載,都是貪利之人,心中便有了計議。
趁推杯換盞之際,祁寒提也不提歸附之事,只是口若懸河,大讚呂布。
把個溫侯吹得是天上地下絕無僅有。又說呂布麾下多員大將,個個勇武以一當千,又說陳宮、陳登等人智計無雙,才堪子房,德比呂尚。早就具備了開邦拓土的優勢,遠超昔日的泗水亭長劉邦。至於跟隨呂布,那便是首屈一指,前途無量。似他與臧霸這般愚鈍的,將來也能在朝堂上當大官,吃大肉,封大蔭。
聽得那泰山四寇垂涎三尺,口水橫流。
祁寒又暗示他們,呂布今已佈下天羅地網,召集各方人馬,要對付曹操。
他們這一路,還只是北上攻打兗州的,另又有魏續宋憲等人率領數萬大軍,直接殺到許昌。屆時天子易手,更換朝綱,便是呂布說了算。
機會難得,如無意外,他與臧霸經此一回就能出將入相,封侯拜爵了。
泰山四寇聽了,當晚就沒了心情飲宴,早早歇了席面,徹夜輾轉,難以入眠。
因昨夜已經表了拒絕之意,今日聽祁寒所說,直悔得腸子都青了。
照他所說,呂布此次用兵,可謂是“兵威浩大、千載難逢”,若錯過了這次巴結討好的機會,等呂布奪了江山,再要投靠,那便晚了。畢竟,這泰山賊三字,怎麼也比不過侯爺、將軍好聽。眼下看來,歸附如此“強大”的呂布,實在是一條登堂入將的捷徑。
翌日一早,祁寒和臧霸便假惺惺要作別,那四個哪裡肯依,都黑著眼圈,苦苦挽留。
臧霸說:“軍情似火。錯過這等良機,兗州拿不下來,耽誤了主公大事,是要問罪的。”
孫觀道:“既然我等誤了兄弟戰機,自當賠罪!不若同往山東取了兗州諸郡,立下首功,也好給溫侯見禮。”
臧霸心頭一樂,不由朝祁寒看去,卻見他笑吟吟的不說話,不禁越發佩服此人料事如神。
嘴上卻仍裝作不懂:“咦,仲臺孫觀的字),此言何意?你們不是不肯隨我投奔溫侯嗎?”
昌豨脾氣最急,直接道:“先前是我想得差了。昨夜聽祁公子一席話,豁然醒悟,跟隨溫侯乃是最明智之舉。奴寇臧霸小名),待打完了兗州,你可要向溫侯保薦我等。”
孫觀、吳敦、尹禮紛紛附和,表示想在呂布軍中佔一席之地。
臧霸點頭:“這是當然。兄弟四個既有意與我同僚,正是求之不得。但軍機不可怠慢,你等還須速速整軍。”
泰山四寇連忙答應了,各自回寨點兵備戰不提。
祁寒在旁邊看著,臉上噙了笑容,心知此事已了,終於略覺松暢。
次日泰山賊全副整軍完畢,與臧霸合軍,齊齊殺奔兗州而去。
軍中戰報頻繁傳來,曹操大軍揮師東進,來取徐州,中途為魏續宋憲所阻,兩軍對峙新平,呂軍戰況不利,但足以拖延些時日。
曹軍被拖住腳步,便派先鋒夏侯惇率軍五萬,徑取郯城。
陳宮閉鎖城門,整頓守城器械,差軍民於城外挖掘壕塹,派出成廉、曹性二將迎敵。
高順等人得了這般訊息,其心越切,攻城彌急。
這一日得了戰報,夏侯惇已殺到武原,高順三人擔憂郯城失利,便傳檄鼓動士氣,決意無論如何,要在今日取下小沛。
喜歡[三國]白甲蒼髯煙雨裡請大家收藏:()[三國]白甲蒼髯煙雨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