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契機?”姚大人聽到女兒的病有希望治好,他心裡比皇上還急於知道,便搶了皇上的話問伍太醫。請百度搜尋
皇上理解姚大人的心,也不怪他,而是一臉期待的看著伍太醫。
陳太醫道:“失心瘋其實也和幾個月前穆修容的失魂症差不多。
不過,失心瘋要嚴重一些,因為其受到的傷害和壓力,是巨大無比的。導致她的神經錯『亂』,因而如瘋子一般。
但是這種不是先天的瘋,而是後天的瘋。
因為是後天的瘋,所以有望醫治,但治癒的可能『性』很渺茫。至於先天的瘋病,那是絕對不可能醫好。
所以,我們慶幸姚昭儀是後天的瘋病之外,必須要掌握姚昭儀昨晚究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導致她得這種病?
只要查出來了,就讓姚昭儀重演一次當時的情景,這樣姚昭儀就有可能恢復正常人。
當然,這種做法是有點危險的。因為事情既有好的一面,當然就有壞的一面。
好的一面就是臣剛才所說的,有可能恢復正常。不好的一面,就是有可能會加大病情,使姚昭儀的情況變得更惡劣。”
皇上等人聽了面面相覷,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但人活著就該有希望。既然有希望,就該去爭取,而不是猶猶豫豫。
如此,皇上便決定把尚宮局管事的官尚儀召來問話。
管尚儀很快就被帶到了秋儀宮,來到了皇上的面前。
她見到皇上行了見面禮之後,也不等皇上開口詢問,便從袖子裡掏出林司樂的遺書呈給皇上過目。
她作為尚宮局裡最高管事人,林司樂『自殺』,姚昭儀突然變瘋了,她當然難辭其咎。便早早的將林司樂的遺書收到身邊,等著皇上的召見。
果不其然,皇上真的因為這件事情而召見她。
她有所準備,但對林司樂的突然死去,心裡也是很難過和痛心的。
只因林司樂在尚宮局裡是最聽話,最順從,也是最溫柔的一個人。
她從不爭寵,也不與人為敵。不但如此,她的人緣很好,處處於人方便,於人留情。
這樣的人,管尚儀想不通林司樂怎麼會與姚昭儀有過節?
於是,當她面對皇上對林司樂的質問時,她不得不為林司樂說話了:“皇上,於奴婢的觀點來說,林司樂真不是一個會與人結緣,甚至是殺人的人。
不過,她的遺書上既然是這樣寫,想必也是不會錯的。因為最晚上她穿的是姚昭儀的衣服回來,而姚昭儀,據奴婢的聽說,她昨晚也是穿的林司樂的衣服回去睡覺。
這也就證明了,林司樂的遺書可能是真的。她是真的因為與姚昭儀有過節,便忍不住要殺了姚昭儀,但到最後,她又於心不忍,便放過了姚昭儀。
她雖然放過了姚昭儀,但奴婢猜測,她應該放不過自己。因為她一向都是善良的人,如今卻突然做出瞭如此過激的行為,便無法原諒自己,或放過自己。
所以,回到月賞宮之後,以她的『性』格會選擇『自殺』,以此來恕罪,也是有可能的。”
皇上聽了感到煩不甚煩,此事不用管尚儀說出來,他也是明白的。
他煩惱的是,林司樂一死,姚昭儀和林司樂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最後會演變成如此慘烈的結局就沒有人知道了。
沒有人知道,又怎麼讓人重演昨晚姚昭儀和林司樂之間的事情,因而刺激起姚昭儀頭腦中的神經,讓她恢復正常呢?
此事他想到就感到煩悶和憤怒,但又無處發洩。
因為肇事的林司樂已經死了,他便無法對林司樂怎麼樣,只能讓她死後不得安寧。
但這樣做又有什麼意思?難道這樣做姚昭儀就會清醒過來?或者林司樂會活過來,讓他對她進行細緻的盤問?
他一時間感到氣悶和煩惱,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揮手叫管尚儀退下。
管尚儀準備要退下之時,皇上又突然發話了:“管尚儀,林司樂雖然是一名女官,但她的行為畢竟觸犯了皇家妃子,理應收到嚴厲的酷刑。
不過,她既然已經死了,也就不存在受酷刑和不酷刑的說法。但她的葬禮,卻不能按照女宮的待遇而葬了。
這一點,想必你是明白的。”
“奴婢明白!”管尚儀點頭,便心情難過的退了下去。
她想到林司樂這一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過日子,就是想著不與人結緣,凡事於人方便,於己方便,將來百年歸老的時候,可以得到名譽和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