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去嘴角的血跡之後,漢帝的面色蒼白,強撐起虛弱的笑容問道:“知年,你瞧著炟兒這孩子如何?”
漢帝所說的炟兒,便是坐在棋盤前那個年齡最大的活潑少年。
那是本朝的皇太子,劉炟。
能與劉炟對弈的人自然也不會是普通人,贏下棋局的少年是遼東王世子劉少淮,觀棋的少女則是遼東王之女劉婉寧。
這三個少年少女,是大漢最為尊貴的年輕一代,註定將會在未來繼承帝國的權力。
劉知年思忖道:“太子殿下為人寬容,聰明伶俐,深得陛下器重,未來繼承大漢基業之後,定能帶領大漢更上一層樓。”
漢帝劉莊微微頷首:“你能這麼評價太子,朕便也放心了。”
年輕的太子殿下還在與遼東王的兒女相談甚歡,他並不知道,就在剛才,自己險些因為遼東王的一句話而丟掉太子之位。
如果劉知年對太子不滿意,漢帝也不介意在臨終前替大漢換一個儲君。
“知年,朕死之後,你願意去輔佐炟兒嗎?”漢帝劉莊忽然問道。
劉知年愣神了一下,方才緩緩說道:“陛下正值鼎盛之年,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別人不知真相,難道你還不知嗎?”
漢帝惆悵的說道,“朕現在這副破碎不堪的身軀,恐怕是很難熬過今年了啊。”
時間不會對任何人手下留情。
縱然是靖祖那樣偉大的人,年輕時鮮衣怒馬馳騁天下,也終有衰老的一天,最終如流星般隕落。
人無法掌控自己的生死,但可以去決定用怎樣的身份去活著。
漢帝劉莊覺得,自己這一生雖然遠不及靖祖的功績,但也應該算是一位明君了。
如此,他便知足了。
劉知年默然不語,他自然是知道漢帝的身體狀況的,可真等這一天來到時,他還是有些無法接受。
“知年啊,不必為朕的死去而難過。”
漢帝忽然一笑,道,“我們的父親聯手再造漢室,而我們延續了父輩的光榮,帶領大漢重鑄盛世,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話說的很豪邁,但他的笑聲卻顯得有些苦澀。
說實話,漢帝的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捨的。
他捨不得劉知年這個兄弟。
無論是當太子的時候,還是後來做了皇帝,兩人都一直是同舟共濟,從少年意氣到現在白髮遲暮,他們共赴患難,聯手締造盛世。
而如今,他卻要先劉知年一步而去了。
劉知年看著庭院裡的長子劉少淮,長嘆道:“陛下,臣的兒子,恐怕不能像臣一樣去輔佐太子殿下了。”
“為何?”漢帝有些不解,“你不是一直稱讚他的聰明嗎?”
“少淮確實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劉知年點了點頭,道,“自他十歲起,我與他對弈便再也沒有贏過了。他的棋風內斂,常常以出乎意外的暗棋致勝,他的心思縝密連我都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