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生的幫助下,莽軍大敗不成氣候,如此喜事,義軍們如果不擺宴慶祝才反倒是顯得古怪。”
劉九思搖了搖頭,沉聲道:“話是這麼說,但在下還是不建議大將軍赴宴。如今王莽敗局已定,對於更始帝而言,我們便是他統一天下最大的阻礙。
君子不立於危牆,智者不陷於覆巢。無論他是否要對大將軍動手,我們都不應該去赴這個宴啊。”
劉秀也點了點頭,勸道:“兄長,我覺得九思先生說的很對,無論事情如何,咱們都不應該以身犯險啊。”
他也覺得更始帝宴請諸將,似乎有些不對勁。
聽九思先生這麼一說,他便更加篤定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一向直快的劉縯卻覺得,這倆人就是想的太多了,聽不進二人的良言相勸。
不過既然劉九思都這麼說了,劉縯也不好不給面子,猶豫片刻後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一人去宛城赴宴。這樣一來,即使我在宛城出了危險,陽關有九思先生和秀弟坐鎮,也能隨時來救援我。”
劉九思耐心勸道:“大將軍,在下的建議是,最好你也別去宛城。”
劉縯哈哈大笑,擺手說道:“先生啊,我知道您是為我著想。可我劉縯要是連個宴席都不敢去,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擎天之柱’慫得連筷子都不敢拿?”
劉秀扶額:“兄長,您這‘擎天之柱’的稱號是自己封的,靖祖當年可沒靠頭鐵出名...”
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
如果按照劉縯的性格繼續這麼行事,不僅需要頭鐵,還得命硬才行。
可無論他與九思先生如何勸阻,劉縯都再聽不進去了,執意要親自去一趟宛城。
無奈,劉九思也只能嘆息了一聲。
……
數日之後,劉縯率領人馬奔赴宛城。
臨行之前,劉九思再三叮囑道:“大將軍,既然你一定要去宛城,那便多帶些人馬。你切記,但凡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趕忙跑,千萬別猶豫!”
劉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將先生的話全都記在了心裡。
然而等他到了宛城之後,更始帝熱情的接待了他,用最高的規格來禮遇,讚揚他是匡扶漢室的最大功臣,果真不負擎天之柱的名頭,這也讓劉縯倒頭就把九思先生臨行前的叮囑忘了個乾淨。
宴會上,更始帝把玩著手中的酒杯,彷彿隨口一提的問道:“大將軍,朕聽聞陽關之戰時,那位靖祖的後人借來了流星隕石助陣,此事是真是假啊?”
“那還能有假不成?”
劉縯喝的有些上頭,聞言便大笑著說道,“陛下不是親眼所見,但當時陽關的將士們可都看在眼裡。
剛好在九思先生率兵馳援,攻打莽軍後防的時候,便有一枚碩大的流星從天而降,不偏不倚正好砸向了莽軍的主營。
這顆隕石砸死了不知道多少莽軍,而我軍則毫髮無傷,這豈不是上天見王莽無道,要將其滅亡嗎!”
更始帝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而他的心腹朱鮪則成了嘴替,代而說道:“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這枚隕石算是終結了新莽國運。而今王莽敗局已定,不知大將軍作何想法?”
“我作何想法?”劉縯頓時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