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帝走進了長信宮,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幕後坐在最深處衣著華服的竇太后身上。
“母親,您要見兒臣,可是有事商議?”劉啟詢問道。
竇太后摸了摸自己細長的指甲,平靜的問道:“皇帝,我聽聞遼東王率兵出征,討伐七國叛軍去了?”
“正是。”劉啟感慨的說道,“每逢國家危難之時,皆是太公挺身而出平定亂局。
先帝生前曾說過,遼東王真乃我大漢擎天之柱也!”
“倒也確實如此。”竇太后淡淡的說道,“你沒有見過遼東王年輕時候的模樣,但我見過。
他年輕的時候策馬揮戟,猶如天上魔主般以殺伐平定亂世,那沖天的殺氣,哀家至今記憶猶新。”
竇太后頓了一下,語氣裡略帶懷疑:“可他今年都已經六十歲了,比我這個皇太后的年齡還大,他真的能率軍打敗叛軍嗎?
我可聽說,七國叛軍號稱五十萬大軍!
就算遼東王能再現年輕時的神威,如今兵力懸殊,他真的還能打贏這一仗嗎?”
漢帝劉啟沉默了片刻,問道:“那母親的意思是?”
他聽出來竇太后另有弦外之音,不過他面色不改,想要聽聽太后到底在賣什麼關子。
竇太后見時機成熟,便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此戰關聯我大漢國運,只能勝,不能敗!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一個年邁的遼東王的身上,應該另尋戰機,尋找一個得力的援軍。”
“母親說的援軍是誰?”劉啟問道。
竇太后這次沒有再拖延,乾脆利落的說道:“梁王,定可助你平定叛軍!”
“梁王?”劉啟聽到這個名字,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梁王劉武是他的同胞兄弟,兩人都是竇太后所生。
後來哥哥劉啟當了皇帝,弟弟劉武受封梁王,也算是皆大歡喜。
梁國據有天下肥沃的土地,其封地北以泰山為界,西達高陽,共有四十餘城,多數是大縣,兵強馬壯。
劉啟倒是想過,讓梁王幫助太公去平定叛軍。只不過竇太后一直都偏愛梁王,喜歡梁王甚至是勝過於喜歡劉啟這個皇帝。
也因為這個原因,劉啟擔心母親不同意梁王跟著冒險,便放棄了讓梁王一同出兵的想法。
劉啟也沒想到,竇太后竟然會有這般深明大義,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主動提出要讓梁王出兵。
“若是有梁王的軍隊支援,那太公平定叛軍指日可待啊!”
劉啟喜笑顏開,對竇太后拱手道,“那兒臣就有勞母親,替朕向梁王去信一封,拜託他去支援太公了。”
“你先別謝。”竇太后接著說道,“要讓梁王出兵,我還有一個條件,你答應了這個條件,我才會讓梁王率領軍隊,輔佐遼東王去平叛。”
劉啟一頭黑線,他早就應該猜到,自己的母親讓梁王出兵是有條件的。
果然,自己的母親還是那麼短視。
無論是自己這個皇帝,還是生母竇太后,亦或者是弟弟梁王劉武,三個人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
倘若叛軍攻破長安,他們母子三人全都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