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劉安親自幫助更衣,新帝表現的有些拘謹。
一直以來,他在劉安的面前都扮演著學生的角色,對自己的這位老師始終保持敬意。
縱然如今當上了皇帝,這份敬意也是有增無減。
“陛下。”
劉安的手指拂過新帝冕服上的十二章紋,輕聲問道:“可是心中不安?”
劉啟瞳孔微縮,龍紋廣袖下的手指猛然攥緊。
他分明看見面前銅鏡倒影中,年逾半百的遼東王鬢角隱現銀絲,可那雙眼眸依舊如二十年前踏破呂氏宮門時般銳利,彷彿能洞穿未來。
晨鐘恰在此時響徹宮闕,驚起簷角棲息的玄鳥。
“果然是什麼事都瞞不住太公。”
劉啟苦笑一聲,道,“朕雖然當上了皇帝,可這大漢天下,動盪不安啊。”
“陛下說的動盪不安,指的是諸侯嗎?”
“誠然如此。”
文帝在位時放棄了國家鑄幣權,諸侯國透過私鑄錢幣和煮鹽積累鉅額財富,形成與朝廷抗衡的雄厚底蘊。
同時,諸侯國還擁有獨立軍事、賦稅和官吏任免權,吳王劉濞因太子被景帝誤殺一事積怨二十餘年,早已對朝廷不滿久矣。
如今正逢文帝駕崩,新帝即位的時間,諸侯國蠢蠢欲動,帝國內部的隱患早已浮現了上來。
“先帝駕崩時,老臣曾說過會輔佐好陛下。”
劉安替新帝繫緊赤色綬帶時,白玉組佩發出清脆的撞擊聲,淡然道,“只要臣還在,諸侯就掀不起浪花來。”
聽到太公的話,新帝的眉頭舒展,頓覺身上輕鬆了許多:“有太公這句話,朕也就放心了。”
劉安為新帝穿戴好冕服之後,看著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學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陛下,時辰已到。”
“該舉行登基大典了。”
在劉安的攙扶下,新帝劉啟一步一步的走出大殿。
殿外,群臣恭候良久,此刻盡皆叩首行禮。
晨鐘此時響徹宮闕,驚起簷角棲息的玄鳥。
……
《西漢削藩史》:漢歷四十五年六月,漢文帝駕崩,同月,太子劉啟繼承帝位,是為漢景帝。
漢景帝繼位之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削藩,而削藩也必將引發諸侯的反抗。
皇帝與諸侯之間的矛盾,已經上升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一場醞釀已久的戰爭即將到來。
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上來講,諸侯都在這場戰爭中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於是,大漢天下便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諸侯派”,另一個是“保皇派”。
諸侯派以勢力最強大的吳王劉濞為首,在這場戰爭中,諸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大部分都選擇跟吳王站在了同一個派系,反對皇帝的削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