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櫃的,我們幾個也不是得理不饒人,只是,本小姐與那幾位公子今日帶著一個好心情來你如意軒吃飯,可這飯還未上來,你們如意軒卻要趕人,這傳到外面去,不管怎樣說都是你如意軒的錯。本小姐也知道你們如意軒定是有一定的原因,所以才關門謝客的,不過本小姐可不是這麼好打發的,若是無緣無故的叫我們幾人離開這如意軒,本小姐今日還真的是不走了。剛剛掌櫃的你不是說是因為某種原因,所以如意軒才關門謝客嘛,那掌櫃的不如同本小姐說說,若是你如意軒當真是有事情,那本小姐也不再為難,我們幾個這便離開如意軒。可是,掌櫃的,你言辭閃爍偏生不肯跟我們幾個說實話,怎麼的,你們這如意軒還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嗎,本小姐這個人沒什麼別的愛好,獨一個就是好奇心極重,掌櫃的你今日若不說出個一二來,本小姐和那幾位公子定然是不能離開的。掌櫃的,說與不說在你,走與不走在本小姐,你啊,自己看著辦。”
的確,掌櫃的出的條件的確十分讓人心動,可,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如意軒是開門做生意的,這掌櫃的是如意軒的半個主子,商人,商人,理當以利益為先,可現在這如意軒的掌櫃的居然已經讓步讓到了這個地步,這其中,肯定是有些無法言說的理由,要不然,讓步讓到這個樣子,可就真的很值得懷疑了。
而且,姜璃不用腦子也能猜出,這如意軒提前關門謝客,定是與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妹妹,和那個現在還不知道如何的明家公子明承之有關。現在牽扯上的就不只是自己那個不爭氣的二妹妹,扯上的還有整個榮王府,若是姜婉的事情被有心人給抓了漏洞,那些言官御史怕不是又要在朝堂上對皇伯父上摺子,彈劾自家父王了。自家父王,雖與世無爭,不與任何人爭鬥。可朝堂上本就詭譎風雲,雖然自家父王不與其他人爭鬥,可自家父王身處的那個位置,再加上皇伯父的信任,早已經把自家父王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多的是人想在背後挑出自家父王的錯處,好好的彈劾上一通,把自家父王拉下馬來。有時姜璃也很不解,自家父王只是一個與世無爭的親王而已,與那些文武官員都沒有任何的牽扯,為何他們卻要針對自家父王。
就像,就像前世,三皇兄登基,成為皇帝,而三皇兄成為皇帝,做的第一件事,下的第一道聖旨,就是將榮王府滅府。可,可縱然自家父王真的與太子哥哥做出了那種違逆的大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自家父王日日與世無爭,又怎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不過是三皇兄為了上位而誣陷而已。三皇兄登基上位是搶了本該屬於太子哥哥的皇位,帝位之爭本就你死我活,三皇兄登基,誅殺了太子哥哥,姜璃雖然傷心,卻也理解,這帝位之爭,合該如此。
可,榮王府何辜,父王又何辜,兄長又何辜。姜璃自問自家父王與世無爭,待人亦是公正,除了對太子哥哥有些偏心以外,對其他的幾個皇兄都是一視同仁,甚至在三皇兄小的時候,父王也曾對三皇兄多加照顧。幼時,兄長,姜璃,太子哥哥以及三皇兄一起長大,最好的玩伴,那時三皇兄也常常來王府玩耍,太子哥哥也一同前來,那時父王對太子哥哥,對三皇兄一視同仁,對他們都很好。只不過,三皇兄長大了,不再來王府了,與她,與兄長,與太子哥哥,與父王,也在沒有了之前的親近,可太子哥哥仍如幼時一般經常往王府跑,對父王一如往常般恭敬,與兄長,與自己也同又是一般親密無間,所以父王的心自然就偏向了太子哥哥。
從小到大,父王沒有任何對不起三皇兄的,而且自家父王也是從帝位之爭過來的,縱然父王的心在是偏向太子哥哥,也知道帝位之爭輪不得他一個親王來插手,所以前世縱然太子哥哥與三皇兄鬥得再是激烈,父王也從未插過手來。對於父王來說,太子哥哥與三皇兄都是他的侄兒,父王從來沒有偏向過任何一個人。姜璃想,縱然帝位之爭中太子哥哥敗了,三皇兄登基成了皇帝,父王也不會說什麼。畢竟父王一直恪守本分,知道他終究是個親王,帝位之爭,父王從不會插手,也不敢插手。
可,明明在帝位之爭中沒有出過任何力,沒有偏向過任何一方的父王,卻在三皇兄登基上位的第一日,下了一道聖旨,榮王府通敵,榮王府一百多口的性命,盡數處斬。笑話,真是天大的笑話,父王何辜,榮王府何辜,哪裡來的通敵,又通的是哪裡的敵,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好一齣莫須有,好一齣大戲。這個理由三皇兄說的還當真是坦蕩,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
父王平日裡待三皇兄如何,三皇兄心中自是清楚,父王對於帝位之爭置身事外,父王永遠不會害他,三皇兄合該是知道的父王那樣的性子,又怎會心中生出害他之意。可三皇兄就是那麼做了,滅了榮王府全家,滅了姜璃的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偌大朝堂之上,百名冠冕堂皇的官員,卻沒有一個願意為自家父王說出一句公道話,自家父王平日裡的行事作風,那些官員自是清楚的,父王怎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他們心中清楚,他們心中知道,可他們不願說。三皇兄初登基,帝位尚且不穩,若朝堂上百名官員願意齊齊為自家父王申冤,討一個說法,想來三皇兄也不會做的這麼絕,至少父王就算被貶為庶民,也可以留一條性命。
何至於父王以及榮王府全數被滅門,偌大朝堂之百名明穿著喪衣的官員,卻沒有一個人願意出來為自家父王說上那麼一句的公道話。這就是平日裡那些偽善的官員,面上對自家父王百般討好,喜笑顏開,可到了那種時候,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說上一句的公道話。父王,榮王府在大海里被波濤吞噬,卻沒有一個浮板願意伸手搭救。重生一世,那些冠冕堂皇的官員,姜璃知道的清清楚楚,人心險惡,不過爾爾。
本以為那些官員還有好的,可縱然他們現在面上百般討好自家父王,也不過是因為自家父王是當今聖上的親生弟弟,是當今太后的親生兒子。因著自家父王現在權勢赫赫,絕對不會倒臺,所以他們百般討好。可若是自家父王出現一點兒紕漏,榮王府出現一點漏洞,他們便會如惡狗一般全數撲來撕咬,直到榮王府被咬的鮮血淋漓,再無復起之意,他們才會停下嘴來,舔一舔自己的爪子,將鮮血全數吞噬,然後再變成一副和藹的樣子,向皇伯父搖著尾巴,表著忠心。
而管家不嚴,雖不說是一個大的漏洞,可若是傳到那些陰險小人的嘴裡,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蜉蝣撼大樹,雖是不自量,可就怕那人一多,滴水穿石,鐵杵磨針,三人成虎,這世上最傷人,最無法阻止的,便是謠言。
喜歡重生之郡主嬌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郡主嬌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