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玦兒,你是我十月懷胎生下來的,母后這一輩子也就生了你這麼一個孩子,自然是事事都要為你做打算,你可以不相信別人,但你不能不相信,母后母后是永遠都不會害你的,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玦兒,母后知道你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可母后終究比你活的年歲多,見過的事情,走過的路,認識的人也多了許多,母后知道怎樣做,才是對你最好的。你父皇在你這個歲數的時候,早已經娶了母后我,當時你也出生了,可你看看現在。同樣的歲數,你的東宮連個女人都沒有,母后從來都不相信外頭那些傳言,可,玦兒,別人和母后不一樣,母后可以無條件的相信你,因為你是母后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你這孩子是個什麼性子,母后最是清楚不過,可外頭的人不知曉。你身為太子,整個大齊,整個雍都的人都在看著你,多的是人看你這個太子不順眼,也多的是人想把你這個太子之位給拉下來。這雍都的世家公子裡頭,像你這個年紀雖然未娶妻的也有,可你看看那些世家公子裡頭,哪一個身後不是有些女人。母后雖不知你現在到底是何想法,可那些該做給外頭人看的事情,你也該做上一做,至少,外頭的那些傳言不能再有了。你身為太子,這些傳言,想必母后不說出來,你也能知道這些傳言會對你的太子之位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母后現在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你就聽母后的一句話吧,那魏家小姐相貌才情,在整個雍都皆為上品之選,你娶了那魏家的小姐,也不算是折辱了你太子的身份。”
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皇后再是對太子的一席話生氣,可也是沉下心來好好的勸解太子,外頭多的是流言蜚語,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傳言,而且,三人成虎,這雍都大街小巷八卦多了去了,可也耐不住有人有心故意煽動,煽風點火,三人為患。
皇后雖久居宮中不與外界聯絡,可外頭那些傳言多多少少也被皇后知道了些許,太子如今也是年過二十,早已過了及冠之年。照理來說,雍都的世家公子們大多晚婚,二十四五再立正妻也數不勝數。可,可那些世家公子們在後院,在外頭總會養著些女人,這是所有人眾所周知的。這種事情,向來在雍都的上層圈子裡面層出不窮,這也是眾人眼觀鼻,鼻觀心,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就連那生性木訥的二皇子,在皇宮外的王府裡頭也養著幾個美貌的小妾,還有那三皇子,雖然年紀不大,可在皇后的訊息中,這三皇子的王府後院,也有著好些上佳的美女。至少在雍都的是家公子們的圈子裡面,二皇子與三皇子王府後院養著女人,也是眾人心中皆知的一件事情,並不算是什麼秘密。獨獨自己的兒子,皇后有些發愁,身為太子自然要住進東宮,而太子又是自己的親兒子,皇后自然對太子的訊息十分了解。太子的東宮中多是太監與近侍,連丫鬟都沒有多少,也皆都不是近身伺候的,更別提東宮的後院了,那一個個偌大的院子,偌大的宮殿,連個女人的身影都沒有。
不提東宮,太子在宮裡常年居住在太辰殿內,離皇后的宮裡頭也不遠,太辰殿日日發生的事情皇后也是十分了解,從未見太子的太辰殿中有過能住進去的女子。唯一一個能大搖大擺躺在太辰殿的女子,就是那榮王家的小郡主姜璃,可打小太子與榮王府的世子郡主一起長大,這般的情誼,想來太子讓榮王府的世子郡主住進去,也沒有人會想多半分。
作為太子,潔身自好是好的,可自己的兒子差就差在太過潔身自好,這不,太過潔身自好的後果,就是外頭鋪天蓋地傳來了太子是斷袖的傳言。雖然現如今這傳言明面上沒有表現出任何,可暗地裡多的是人在心中這樣猜測。皇后能管住那些人的嘴,可卻管不住那些人的心,也不能時時刻刻的派人去盯著外頭的那些人,總有些空子,讓那些人心裡頭,嘴裡頭說著對於太子不好的傳言。
而能打破這個傳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的讓太子迎娶一個太子妃,若是太子妃不行,哪怕是太子的東宮,太辰殿住進去一個女人。有上一個側妃,也能一舉把那傳言給擊破,可如今壞就壞在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的不聽話。
自己這個做母后的想給自家兒子宮裡放上一個女人,居然也得到了自家兒子這般激烈的抗拒,皇后有些無奈的轉身坐到旁邊的椅子上,用手撫著額頭,皇后感覺自己的頭一陣陣的痛,自己這個兒子也太不讓人省心了。
自己就太子這麼一個兒子,自然是事事都會為太子著想,人家靜妃,柳嬪怕就怕自己的兒子不潔身自好。而自己這個做皇后的,可就生怕自己的太子太過於潔身自好,潔身自好到外面的流言蜚語已經滿天飛,而自己的兒子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看到皇后一陣陣的心中發堵。可又不能說些什麼,畢竟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自己的兒子心裡到底有沒有那個想法,皇后還是清楚的。可皇后總不能糾結起一大堆人,見著一個人就對人家說,太子並沒有斷袖的想法,這不是更加抹黑嗎,皇后一陣陣頭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母后,兒臣知道你說了這些都是為了兒臣好,兒臣心裡知道,也十分清楚。可外頭人的那些傳言終究是攔不住的,兒臣無愧於天,無愧於地,更無愧於自己的心。隨外頭的人如何傳言,如何流言蜚語,那也終究是外頭人的流言蜚語罷了,兒臣心中坦坦蕩蕩,不懼傳言。母后不必為此掛懷,但是這樣的流言蜚語,也影響不了兒臣的太子之位,這點還請母后能夠放心。兒臣剛才也說了,兒臣也做了這太子之位多年,兒臣在朝堂上也有了一定的勢力,單是這流言蜚語,對兒臣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影響。管他外頭的是是非非,流言蜚語再多,如果沒有真正的事實依據出現,哪管外頭的人說的再多,到最後也會逐一消彌,母后不必掛懷。兒臣心中並無那魏家的小姐,而且,兒臣也不會喜歡上那魏家的小姐,想來母后也不願意去讓兒臣做兒臣不情願的事情吧,兒臣心中沒有那魏家的小姐。縱然母后再是如何撮合我和那魏家小姐,終究會成為一雙怨偶,想必母后也不願意看到,兒臣和那魏家小姐在一起後我們二人會成為什麼樣子。還請母后不要逼兒臣去做兒臣不想要做的事情,兒臣有自己的打算,若母后僅僅是擔心兒臣的太子之位到底會不會穩固,兒臣今日就可以給母后撂下話來,兒臣的太子之位十分穩固,不需要母后再費心為兒臣打點。兒臣已經大了,可以獨擋一面,兒臣可以靠一己之力來保住兒臣的太子之位。兒臣觀母后的頭疾越來越嚴重了,母后也不必在為兒臣操勞了,還是該好好的尋個名醫來治療頭疾,方為上上之選。”
太子聽了自家母后的話,心中自然也是生出些感動之心的,畢竟自己可從未聽過,母后對自己說出過這樣掏心窩子的話,今日母后的這一番話,還當真是說到太子的心裡頭去了。
太子心中也是知道自家母后的顧慮,可太子心中放不下那魏家小姐,也永遠不可能對那魏家的小姐生出感情。與其聽母后的話,讓兩人成為怨偶,不如早早的拒絕了母后,不給自己找麻煩,也不讓那魏家的小姐最後落得一個獨守空房的下場。
看著自家母后用手撫著額頭,太子也知曉是自己母后常有的頭疾犯了,太子也知道,自己母后的頭疾越是發愁越會犯。可現如今,太子只能拒絕,根本想不到別的辦法,總不能還真的答應了那門婚事吧,太子可不想就這樣毀了那魏家的小姐,也不想就這樣把自己心中唯一的那一絲希望給毀掉。
畢竟,只要自己一日沒有娶妻,那自己和璃兒,也許就有那麼一絲一毫的機會,若是自己真的娶了妻,有了太子妃,那就當真是一絲一毫的機會都沒有了。
人活著,總要給自己留點希望的,要不然,沒有追求,太子也不知道自己前路漫漫,該通向何處。
喜歡重生之郡主嬌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郡主嬌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