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皇子當中最不受眾世家貴女們待見的,就是而皇子了,二皇子不僅為人生的木訥,長相也是平平無奇,遠比太子與三皇子,甚至要比四皇子還要差上許多。就是一副普通人的相貌,根本算不上俊美,甚至把二皇子扔到人群中,恐怕在場的人也找不出這人群中到底哪個是二皇子。
二皇子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平平無奇,生的木訥,一看就是不會有任何的成就,最多也就一個安安穩穩的親王之位,可這親王之位遠遠比不上三皇子的親王之位,也比不上榮王世子的親王之位。畢竟三皇子和榮王世子還佔得一個相貌,而這二皇子,除了一個親王之外,什麼都看不得,為人又生的木訥,實在不是這些世家貴女們眼裡夫婿的選擇。
都說未嫁從父,出嫁從夫,若是嫁得了這樣一個夫婿,怕是在場不少世家貴女們的心都得哭碎。能來到這場選妃宴上的各個世家貴女們,個個母族都是權勢鼎盛,這一個個心高氣傲,眼高於頂的世家貴女們,又哪能看得上這樣一個木訥的二皇子。雖有的世家貴女們的家族正逐步敗落,可就是因為這些世家貴女們的家族正在敗落,所以她們才要選擇一個能幫助她們家族逐漸走向鼎盛的皇子,這樣看來,二皇子的確不是這些世家貴女們眼裡夫婿的選擇。畢竟這二皇子,除了生在皇室,有了這樣頂好的運氣以外,其他的真是樣樣不如,連外頭的那些世家公子們都比不過。
靜妃在上頭坐著,也很是苦惱,畢竟靜妃也是過來人了,又在後宮歷練了這麼多年,自然不是底下這些初出茅廬的世家貴女們所能比得上的。這些世家貴女們的目光或放在三皇子姜瑞身上,或放在太子身上,或放在榮王世子身上,甚至還有幾個看著年齡較小的世家貴女,居然把視線放在了嫻妃所出的那四皇子身上,那四皇子年歲不過十二啊,甚至還未曾封王,自家兒子再是不濟,那也是一個實打實的親王之位。
靜妃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在底下獨自一人喝著悶酒的兒子,靜妃也是奇怪,皇帝年輕的時候生的相貌俊美,現在人到中年,也是依稀可以看出往日的風采,而自己別的不說,待字閨中的時候,也是受得一眾世家公子的追求。
可讓靜妃十分不解的是,自己的兒子的相貌又為何如此這般差強人意,若不是靜妃親眼看著這二皇子是從自己肚子裡出來的,是自己十月懷胎生出來的孩子,靜妃也不敢相信,這二皇子居然會是自己和皇上所出之子。
的確,二皇子相貌上並無一分與皇上與靜妃相似,就連那腦子也沒有繼承靜妃的半分。整日木訥,看的靜妃時時生氣,也多次訓斥過自己的這個兒子,可奈何,朽木不可雕也,她這個做母妃的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總不能真的把自家這個兒子逼得和自己反目成仇吧,再是如何,兒子的確是親生的。
其實靜妃也知道,自家兒子這個樣子,那皇位的確是沒有一爭之力。單不說太子。佔了嫡又佔了長,又是打小冊封的太子,從小在太后那裡長大,與太后十分親厚,又得了榮王府的幫助,與榮王府的世子和郡主關係極好,也是民心所向。
若真的那一日太子倒了臺,自家兒子也沾不上半分那太子之位,畢竟底下還有一個三皇子,別的不說,這三皇子心思就多得厲害,靜妃還是能看出來的,就憑這個柳嬪在後宮肆意作妖,如此放肆,到現在也沒有倒臺,只能說明他這個兒子居功甚偉。有這樣的勁敵,她所生的那木訥的兒子,哪有一點的辦法。
其實相比而來,靜妃更想讓太子登上皇位,畢竟依著現在的形勢,看來自家的兒子對那皇位沒有半分的機會,而那三皇子心思多,人又陰鬱,搞不好心裡的險惡用意也多得很,又有柳嬪那樣一個不著調的母妃。而太子的所作所為,靜妃也是看在眼裡,太子為人謙和仁厚,又重視親情,若是日後太子登上皇位,想必也不會太過為難二皇子這個做弟弟的,這樣想來,相比於三皇子,太子還是好的。
靜妃在上頭頗為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也是憋著一股氣。自家兒子再是不濟,那也是皇帝親封的親王之位,而底下那些世家貴女們,居然沒有一個願意把目光放在自家兒子身上。
雖然靜妃知道自家兒子生的木訥,相貌又平平無奇,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靜妃還是對這個兒子傾注著所有的寵愛。現在看到這些世家貴女居然對自己兒子如此屑一顧,靜妃心中自然是生氣。
可奈何她也不能把這種脾氣放出來,畢竟今日這選妃宴是皇后所舉辦,她不過一個妃子,家世後臺遠遠比不過皇后,連兒子也比不過,又如何能在皇后的面前放肆呢,像柳嬪那樣在後宮中肆意妄為。她可是他沒有柳嬪身後足以與皇后母族對抗的家族,也沒有生得一個像三皇子那樣心思頗多的兒子。靜妃也只得收斂自己的脾氣,把心中的那口氣狠狠的嚥下去,畢竟,若是不出什麼意外的話,太子定是未來的皇帝,而自己和自己的兒子,日後也得仰仗於皇后母子,她又怎能因為這些事情來得罪皇后呢。
若是不出任何意外的話,太子會是日後大齊的皇帝,而現在的皇后也會成為大齊最尊貴的女人,太后。最終皇后母子會成為大齊說一不二,執掌生殺之人。她以後也會成為太妃,而只要討得皇后的歡喜,那等到太子成為皇帝之後,自己也能隨自己的兒子去王府,哪怕是被分到偏遠的地方,不在這雍都,只要是能和自己的親生兒子生活在一起,靜妃的心中也是高興,歡喜的。
說到底,其實這後宮有兒子的妃子中,也只有靜妃一個對那太子之味沒什麼太大的執念,也對那日後的太后之位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靜妃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到底是何資質,也知道自己的兒子並不適合那太子之位,也不能成為最後的皇帝。
靜妃想的,也只是自己的兒子最後能富貴一生,至於權勢,靜妃無心去爭,也不想自己的兒子插手,那權勢的爭奪,畢竟一念之差,就是萬劫不復,她不能因為那極小的可能,而把自己的母族,把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的性命全部搭在上面。
如果可以,靜妃只想隨著自家兒子出了這皇宮,隨自家兒子在王府裡頭生活,沒有束縛,沒有那麼多人心的爭奪,到時候也可以享受那子孫繞膝,天倫之樂的感覺。
喜歡重生之郡主嬌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郡主嬌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