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被幾個西涼神將擒住了,主要是他本來也跑回來尋找自己的兒子。
這西涼幾個神將一眼就認出了這位原本應該被關羽打敗的于禁將軍。
“于禁,你跟我們走一趟吧!”
“我可以投降,但是我一定要找到我的兒子,我的兒子……”
“放心吧,你兒子就在我們那裡,還是他自己說的,說他爹是于禁,不然我們早就斬了!!”
大軍還在追擊,而於禁就這麼被綁了過來,于禁知道,他面臨著兩個選擇,一種是以死效忠曹魏,一種就是投降西涼,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的話,他或許只能選擇投降了!
“你們帶我去連連我兒子吧!!”
與此同時,有一個男人出現在了于禁的面前,然後說道:“于禁是吧,你過去的戰績和功勞,在曹魏之中還不錯啊?”
于禁在五子良將之中為首,曹操給於禁的地位這麼高,也不僅僅是戰績和功勞的原因。
五子良將之中,于禁跟隨曹操的時間比較早,漢末黃巾之亂的時候,于禁就已經挺身從軍,先後在軍閥鮑信、王朗等人手下效力。
192年于禁在王朗推薦下與曹操結識,從此成為了曹魏麾下武將。張遼是198年才歸順曹操,張合則是在公元200年才降曹,徐晃是197年降曹,所以,只有樂進的資歷,和于禁差不多。
一直以來,于禁已經不離不棄地始終追隨在左右,他們風雨同舟,一起甘苦共嘗,如此竭忠盡智的為曹操,效盡犬馬之勞!因此于禁的無比的忠誠,都是他贏得曹操信任的重要第二大因素。是啊,于禁竟然真的會願意為了兒子投降?而不是戰死??
這蘇浩本人,還是有點不相信于禁會投降的。現在如果說是于禁畏懼死亡,以及擔心自己孩子的未來的話,自己於家的未來的話……或許就可以解釋通了!
曹家開枝散葉,家大業大,成就大魏國,可是于禁就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啊!!像于禁一樣投降的例子還有,五子良將當中張遼、張合都是投降之人。咱們就說這個張遼,當初和他一樣的將軍高順不投降死了,而他投降活了,而且還成就了名將。所以于禁看來,這效忠的物件要改一改了,尤其是近來發生的事情。
曹操已經快死了,當初非要殺了華佗吧,現在病情加重,成了這個情況,還有曹操的繼承人之中,大部分有能力繼承的人,都已經沒有了!你看看,這個曹丕殘腿,然後又被刺殺,曹植成了傻子!曹彰戰死,其他兒子之中,也沒有什麼可造之材,沒錯,于禁或許是看清楚了曹魏不行了,所以才有了現在想要投降的舉動。畢竟,于禁現在這是來主動投誠的啊!!
于禁現在很忐忑,表示自己願意效忠西涼女王陛下,請求他們能讓兩個人父子相見。
蘇浩這時候大笑了起來……
這個于禁此前一直沒有在對西涼戰役之中出現過?所以和西涼沒有任何的恩怨瓜葛,除非蘇浩現在直接斬了他的兒子,不然的話,他是不可能反水的。
“于禁,你跟隨曹操這麼多年,在曹魏陣營的地位這麼高,你當真願意這麼效忠於我西涼?”
于禁這時候笑了笑,道:“我歲數也不小了,我兒子也成年了,我留在曹魏,感覺已經強弩之末了,不過為了我的兒子,我請求你們不要殺我,我願意效忠西涼,但是請讓我的兒子能夠安逸活命,其實他根本沒有什麼天賦,也不適合當一個武將!”
蘇浩聽到這裡,來了一個不不不不!
“誰說你的兒子沒有天賦,你兒天賦異稟,乃可造之材,之後就跟隨我哦西涼效力吧,至於你的話,你為曹將,跟隨曹操多年,雖然投降我們,但是我們也不會重用你的!以後你就待在長安城,好吃好喝招待著你,至於你兒子嗎,以後就為我大西涼效力!”
于禁這時候懵了,他兒子哪裡有什麼天賦啊!!于禁心想,定然是這群人不相信自己真心投降的想法,所以想要拿他兒子牽制於他。
于禁明白了,等到去了長安之後,于禁安分守己,讓他們明白他是真心實意沒有什麼壞心思的,那應該就可以把他兒子帶過來見他了吧??
這一邊,曹軍大敗!
這一仗,曹軍死傷無數,最重要的是死了好幾個大將軍,曹仁曹洪全部陣亡,曹彰死,曹休和曹真跑了,于禁投降,還斬殺了幾個不出名的謀士將軍。
洛陽已經平定了,城中的百姓,只要願意效忠西涼女王者都可以成為西涼的公民,享受西涼的權益,而虎牢關牢牢被控制在西涼軍手中。
留守五萬部隊駐守在洛陽城中,剩下十萬部隊兵分兩路,朝著鄴城和許昌進發!
然而,左慈還是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