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鏡頭聚焦在雍容優雅女嘉賓拆信封的手指上,連銀戒上的繁複花紋都清晰可見。
連音樂伴奏都停了,靜的只餘心跳聲。
幸好這位中年女士不是個愛玩噱頭的人,笑著向臺下點頭,就順著公事公辦的套路來:
“and the ……”
舒月紗忽然生出勇氣,抬眼直直望向大螢幕上四位對手的臉。
膚色不同,年齡迥異,卻有如出一轍的緊張和期待。
美式英語,語調輕快:“inner is cythia shu.”
舒月紗的大腦,在這一瞬間彷彿失去了解碼最簡單語句的能力。
周圍所有人,包括鄰座不相熟的演員們紛紛站起來,笑著祝賀她。
身邊的劇組爆發出尖叫,製片人和導演為這個獎抱在一起歡呼。
舒月紗記得,有一年她問舅舅,為什麼那些演員在頒獎儀式上都能哭出來,還要感謝所有人?
鐘放說,那一定是他們想要這麼做。
不知道她的家人會有多為她開心,可惜不能看見。
但還有他在身邊。
謝明池小心翼翼扶著她起身,側過臉看著放大在熒幕上的彼此。
英挺硬朗的男人悄然紅了眼眶,卻滿目難掩的飛揚笑意:“祝賀你,真的紗紗,我……”
他喉結滾動,聲澀語窒,找不到合適的詞彙表達心情。
舒月紗含著淚點頭,不敢耽擱,只是入鄉隨俗的仰著臉湊近,貼面一吻。
……現場觀眾在熒幕上看的分明,忍不住為這對大膽熱情的東方情侶高聲喝彩。
禮服裙的輕紗在空中劃過美好的弧度,她轉身踩著提琴的伴奏聲,一步步踏上頒獎臺。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舒月紗甚至能數清,她走到臺前,一共用了37步。
領過獎杯,和頒獎嘉賓擁抱後,照例是獲獎者3分鐘致謝辭時間。
也是每年傳媒和公眾最為津津樂道的環節。
她生就一雙含情目,華光璀璨下,淚光點點,勉力平靜著開口的模樣,實在惹人心折。
臺下的掌聲連續響了很久。
舒月紗聲音裡帶著點顫音,還是用醇厚的英音娓娓道來:
“既然是致謝環節,請允許我首先感謝電影節評委對我的認可,以及幫助我的所有人。”
輪到自己時,螢幕上看的那些冗長的致謝環節其實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