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市只有一百萬人,再增加一百萬人口,整個城市規模也會提升一個檔次。
而且,新增的一百萬人,帶動各行各業發展,便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同時,一個巨無霸級別的紡織廠,能夠帶動下游產業發展,對於平原市來說,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擁有訂單的基礎上。
如今中土世界,各行各業飛速發展,很多行業,產能過剩。
以紡織為例,巔峰時期,紡織之都莞城,一年生產的產品,足夠整個中土世界使用。
而其他城市的產能加起來,是莞城的十倍以上。
產能過剩,便造成了很多紡織廠接不到訂單。
錦繡紡織廠還有政策支援,能夠勉強度日,可是很多小型紡織廠因為接不到訂單,被迫關閉。
無數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如今,呂環又要盲目擴大生產,在其他人看來,簡直是作死。
“既然這麼有本事,怎麼不幫幫我們,我們兩個車間,只能達到50的生產效率,每天有一半的人沒有活。你哪怕接收兩千人,我們剩下的人也能好過一點!”王芳笑道。
“沒有問題!”呂環直接答應下來。
“你願意接受兩千人?”趙琴一臉驚訝的問道。
“不是兩千人!”呂環說道。
“哼,我就知道,象徵性的招收幾個人,還不夠你顯擺呢。什麼為國為民,你都成大俠了。跟你說啊,少於一千人,就不用開口了,丟不起人!”王芳陰陽怪氣的說道。
“既然只有50的人有工作,我便接收五千人,這樣,剩下的人也能賺更多的錢!”呂環臉色平靜的說道。
此言一出,眾人卻是再次震驚。
“五千人,兩個車間加起來便是一萬人,呂環,你真的想好了?”當即,一位副車間主任問道。
“別開玩笑了,嘴上說說而已,她敢籤合同嗎?”趙琴笑道。
“呂環,不要開玩笑,我們在開會,你要對你說的話負責!”張朝陽怒道。
呂環聞言,卻是笑道,“我當然能對我說的話負責,如果你們願意,不要說五千人,即便八千人,我都願意接收!”
三個車間,雖然同屬錦繡紡織廠,可是平日裡自負盈虧。
擺在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面前最大的問題,便是產能過剩。
第一車間經營情況更好,可是也只能滿足50的生產。
至於第二車間,情況更慘,不到40。
她們做夢也想將自己的包袱推給別人,這樣便能提高生產效率,女工的工資也會增加。
“好啊,我就給你八千人,不要後悔!”趙琴立即接過話來。
一萬人,減去八千人,還剩下兩千人。
這兩千人,全力以赴生產,也能滿足目前的訂單。
由於兩千人幹了以前一萬人的活,她們的工資也會成倍增長。
對於第二車間而言,也能節省開支。
少了八千人,各種福利便能節省一大筆錢,效益增加,趙琴的政績也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