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度6公里的溼地,以及10公里的沖積平原,也會像18平原一樣合二為一,種植小麥,並取名為16平原。
135度方向就有點複雜了,因為在未來魔晶礦區也會存在,所以蘇辰決定將沼澤改造為水庫,然挖一條通道,從魔晶礦區透過。
通道會埋設pc大水管,用來恢復水庫並重啟存水功能,讓兩個水庫相連,雖然說這水庫加起來也才23公里,比不上國內幾個大水庫。
然後就是西部的海風丘陵、大片森林和廢棄的深海港口。
龍眠神殿往西90度和45度、135度方向到30公里前,是一片類似佹州喀斯特地貌的平原,寬約30公里,長約15公里。
蘇辰抵達這裡認出這一特徵後,頓時傻了。
<。
是指地下水與地表水對可溶性岩石溶蝕與沉澱,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
國內亦稱之為岩溶地貌,為國內五大造型地貌之一,但也是佹州貧窮的原因。
那麼問題來了,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喀斯特地貌,分為地表和地下兩大種類。
地表上有石芽與溶溝,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
還有喀斯特盆地與喀斯特平原,峰叢、峰林與孤峰。
而地下有溶洞與地下河,以及暗湖。
儘管喀斯特地貌地區可以提供大量石灰、方解石、白雲石、黏土、碳酸鹽等石類礦物開採,但是這種地形也就造就地留不住水。
化學告訴我們,當水中含有二氧化碳時,水對石灰岩的溶解能力很強。
當二氧化碳與水化合形成碳酸,後者電解析出氫離子,會與石灰岩中的碳酸根離子作,用形成離子狀態的溶解物質鈣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並隨水流失,其反應式如下:
2+h2o?h23?h++h3
h23+ca3?ca2++2h3
上述反應自然是可逆的,及當水與空氣中二氧化碳減少,碳酸含量亦減少,碳酸鈣將發生沉澱。
然而溼熱氣候條件下土壤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氣中高數十倍,且反應速度很快,因此岩溶作用強烈。
翻譯成人話,就是喀斯特地貌發育與地下水位關係密切,而後者又隨當地河面或海平面而變化,因此河面或海平面即是喀斯特地貌的侵蝕基面。
......
未完待續。
第078章預告多石平原
喜歡我的金屬巨龍分身請大家收藏:()我的金屬巨龍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