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信寄出去後,蕭清韞就開始琢磨第一本小說寫什麼樣的型別。
七十年代末,武俠應該很流行。不過武俠一般是中長篇,短篇不太合適。第一本投稿作品,蕭清韞還是想寫一部短篇先試試水。
傷痕文學和改革題材的等兩年再說,現在還不是最好的時候。
文藝小說方面,蕭清韞記得前世自五四運動之後,也出現了一些十分重要的作品。比如張恨水創立鴛鴦蝴蝶派,《啼笑姻緣》和《金粉世家》就是其代表作。恩,這個型別可以考慮。
而張愛玲於三十年代,開始創作的言情小說,也成為一時風尚,例如《傾城之戀》、《金鎖記》等。
對於言情小說,從古代描寫情愛的話本,到後世各種網路言情,從來就沒有過時的。
所以,蕭清韞在文藝小說和言情小說兩類上稍微糾結了一下,就果斷選擇寫言情小說。
決定好小說型別,蕭清韞就開始構思大綱。
第一部 試水作品,蕭清韞只打算寫十萬字左右。而她對現在的愛情和生活狀態都很滿意,也不想故意去寫什麼傷痛、虐心的,就打算寫一個溫暖感人的愛情故事。
不過只有美好似乎又不是那麼吸引人,也需要一點小虐。
蕭清韞整整想了兩天,才決定寫一個愛與守候的故事。簡單的說就是女主角的丈夫是國.民.黨軍官,兩人非常相愛,但丈夫在最後的決戰中犧牲。女主角雖然悲痛非常但還是勇敢的生活,沒想到大運動來時,她卻因丈夫的原因被打上壞分子的標簽,下放到農場勞動。
女主角有個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女主角結婚了,他就保持距離遠遠看著。女主角丈夫去世後悲傷時,他就在她身邊默默陪伴。女主角被下放到農場,他自然到農場勞動,暗自照顧。
女主角不知道多少次勸過他離開,但卻沒有任何效果。
最後結局,恩,自然是好的。大運動結束後,兩個年近五十的男女終於走到了一起,共度餘生。
等將完整的大綱寫出來後,蕭清韞看了看,呃,好像有點狗血。不過,在現在似乎還好,就這樣吧,有狗血才會有幻想。
大綱出來後,蕭清韞就正式開始動筆寫了。速度並不快,每天最多也就五千字。除了想要仔細雕琢,最主要的,現在可沒有電腦打字,全靠手寫。寫好後還要修改,最後再謄抄。這樣一來,就是想快也快不了。
期間再次收到韓思雲的來信,信裡將有關投稿、發表、報酬等情況詳細介紹了一遍。
信裡,他對蕭清韞寫作投稿的事表示了極大的歡迎。而且他在收到蕭清韞的信後,立即想到了喜歡寫文章的喬懷念,就趕緊也給喬懷念去了一封信,讓喬懷念也投稿。
韓思雲表示,雖然他才剛進雜志部,還處於打雜階段,但把蕭清韞和喬懷唸的投稿推薦給主編,以及早點幫他們拿到稿費等,還是可以做到的。
蕭清韞表示理解,這也算“朝中有人好辦事”的一種嘛。
到三月底,蕭清韞已經寫好了4萬多字。又將寫好的內容仔細斟酌一番,覺得沒必要再改了,就將前十章約3萬字的內容寄給了韓思雲。
東西寄出去後,蕭清韞也沒太擔心,照樣過著看看書,寫寫小說的日子。
到了4月下旬,蕭清韞終於完成了整本小說,最終成書十二萬字。
四月下旬的一天,吳碧珍高調地回了蓉市,參加她弟弟的婚禮。幾乎家屬區所有人家都知道她孃家和蕭家結親了,好幾天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想來蕭家人也知道蕭清韞是一定不會回去的,所以連訊息都沒遞,蕭清韞一點也不在意。
不過,見到吳碧珍的做派後,蕭清韞真的被惡心到了。她不相信吳碧珍一點都不知道蕭佳的真實情況以及蕭斌的態度,那天她弟弟可是親眼見了一場“大戲”。
現在吳碧珍卻頂著蕭家的名聲到處炫耀,蕭清韞簡直被氣到不行。但是她又不能把賴娥是小三的事大聲宣揚出去,畢竟蕭斌也有錯,不知道有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