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北境七大重城的名字,顧名思義,就能知道其作用和來歷。
比如,鎮荒皇城原為黎族族地,荒門城原為黎族第二大城,白坤城原為白族族地,水西城原為水族族地,高山城是山族族地等等,其中有被元軍覆滅或征伐,也有的投降大元且獲得信任,負責留守。直到大離征伐且接管原大元荒部,又投向了大離。
以荒黎區域的兇險,本就勢若力薄的離軍,自然不會入山狙擊清遼聯軍,而是選擇據城而守,以七大重城為主,構築防線。
七大重城以南萬里,還有大大小小數十座城池,如果讓清遼聯軍打到後方城池,代表防線被破,那些城池也意義不大了!
離主武信傳訊數個時辰後。
離後長孫無垢便率著大離三公、留守文武及大批各個勢力代表,千萬大離精銳,第一時間來到鎮荒皇城,大有把鎮荒皇城,當成大離朝廷都府的架勢。
所帶千萬大離精銳,百萬是大離禁衛軍,四百萬是離都護衛軍,五百萬是離都駐軍,確實算大離精銳,卻也抽走了離都七八成精兵了!
第二波抵達的是御天大帝孟珙及開國十五公,及其總數約為五百萬的親衛軍。
第三波抵達的是拜月大帝貂蟬及其負責鎮壓大離本土的百萬親衛,千萬精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第四波,便是聽旨拜見的本地守軍和勢力,攘括七大重城和數十座大小城池,總數約為五百萬精銳,與及兩千餘萬守軍及臨時徵調的三千萬預備軍。
總而言之,此次鎮守大離北境,迎戰清遼聯軍的離軍,便是這三千萬精銳,與及正不停趕來,預測總數將達到一億五千萬正規軍和兩億預備軍的浩蕩大軍。
清遼聯軍,具體陣容難測,畢竟元都決戰之地的大爭聯盟,隨時可能馳援,包括國主。但是,清遼聯軍,原本各為一億,後續聽聞又分別馳援一億,也就是總數為四億大軍。
從數量上看,敵我雙方倒是差不多。
但是,離軍精銳加正規軍只有一半,另一半是預備軍。別說訓練,連武器盔甲都沒齊全。而清遼聯軍,不知精銳比例多少,但高達四億的恐怖大軍,卻全是正規軍。
就這,還不是清遼二國的極限。因為四億大軍,甚至是精銳,大離仙庭也拿得出來,更為古老強大的清遼,自然更不在話下!
又經過數個時辰商議。
離軍決定以鎮荒皇城為核心,死守到底,離後、御天、拜月等都將死守此城,至少死守到爭霸之戰落幕。
正聲名鵲起的大離新星加名將:李靖、薛仁貴、郭子儀、蘇定方、高仙芝、王忠嗣等六將,與及諸多新星,將負責鎮守六大重城,勝負生死,那就各安天命了!
ps本來天地對決加大離風雲也是一卷,就並在“大爭之世”大卷中,確實太長了!影子發現外站看的更多,題外話看不到,不會轉載,就在這說了,不是水字數,免費!
喜歡武道天下請大家收藏:()武道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