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領路,自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有實無名的“人質”,並且提防趙軍轉移時碰上秦離聯軍,畢竟趙軍軍營距離棘原重城的路程可不短,全速行軍也得三五天。
當然,秦後趙姬最大的作用,還是趙軍抵達棘原重城區域時,能說服駐守秦軍,並讓秦軍同意趙軍藉助傳送陣!
趙國之所以這麼容易答應,並非不知道大秦天庭已經放棄大元人部區域,恰恰相反,之所以知道,才更容易答應。而且,沒有秦軍點頭和協助,趙軍想真正佔據大元人部可不容易,還師出無名,難度極大。
別忘了,大元仙朝至今水深火熱,依舊有百餘國度和勢力,正在全力圍攻大元仙朝呢,就是大元人部區域也有不少依附大秦的中小勢力在你爭我奪,還有部分秦軍尚未撤離!
這點來說,大秦天庭和離皇,倒是“出賣”了原本依附大秦的中小勢力,肯定會有補償,那就不關離皇的事了!
……
雙方誠意十足,事情自然進展得頗為順利。
秦離聯軍由離皇和秦後為代表,趙軍由趙王歇、二神、張耳父子、陳餘等為代表,簽下停戰和約,並簽了結盟盟約。
這點來說,趙軍倒是比秦離聯軍還積極。
所謂和約、盟約,不能百分百保證絕對安全。但是,有總比沒有好,絕大多數還是會遵從。
數個時辰後,秦後趙姬隨著趙軍諸將離去,離皇武信則返回軍營。
“安排下去,關注趙楚漢三軍軍營。趙軍和漢軍完全撤離時,便揮軍威逼……”
甫一返回軍營,離皇武信就迅速傳令,頓了下,看向正前方冷聲道:“西楚大軍若是不撤,那就……進攻,開戰!”
“是!”
此時軍營裡的秦離聯軍主將並不多,只有離皇武信、天盾孟珙和琊國公風琊三位。但是,勉強足夠了,開戰的可能性不高。
趙漢兩軍都有所得,就西楚大軍最虧,幾乎成了“背鍋”的背景板,典型的吃力不討好。
這就是離皇的謀劃!
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和代價,勸退漢軍,談和趙軍,不就是為了瓦解十八國聯軍嗎?
接下來的西楚大軍和其他國度,除非主動求和,甚至投降,否則離皇和大秦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更不會善罷甘休!
……
秦離聯軍整軍備戰並密切關注時,趙楚漢三軍卻頗為混亂,不大不小的內亂已經開始!
漢軍的兵仙韓信和妖帝彭越,以“國bao”丟失,不敢擅自做主為理由,把漢軍撤向後方的鉅鹿城,再傳送回大漢仙朝。
趙軍和西楚自然不會輕易答應,也嘗試過阻止。但是,漢軍態度堅決,除非真正開戰,否則根本無法阻止,趙楚兩軍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漢軍開始撤離的數個時辰後,大軍已經撤離過半。
趙王歇以馳援南線戰場,阻擋大秦刑天皇章邯為理由,也開始拔營,揮軍撤向東南方。而且只是通知了下西楚大軍,就自顧自撤離,前鋒軍已經離營,出發!
“轟……”
“站住!住!住……”
聽聞訊息時,西楚霸主項羽帶著西楚四大名將,還有無數西楚精銳,迅速趕往軍營東側。
此時三君軍營東側,已經被密密麻麻的趙軍擠滿,正在井然有序離營。
西楚霸主項羽霸氣沖霄,聲若晴天霹靂怒吼,震耳嗡鳴,迴盪不絕……
迴音未落,擎天徹地,霸氣如山的霸主戰相,直接凝聚而出,威壓浩瀚趙軍!
“轟……轟……”
連續兩具如山終極戰相,緊隨而起,攔在霸主戰相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