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個大小國度,兩百多個大小勢力,各個使者以所屬主戰區為主,劃分為六大團體,分佈在遼闊天機殿內。
比如蓬萊商會,歷史悠久,勢力龐大且底蘊深厚,在兩百多個大小勢力中,也能排進前十。但是,私底下,蓬萊商會已經臣服大離皇朝,此次也劃分在大離皇朝負責的主戰區之大元荒部,而蓬萊商會也有代表參加此次大聯盟會意,使者就是蓬萊商會會長東方瑩!
再比如大楚古國、大越古國等,屬於小國,也被劃分在大離皇朝負責的主戰區……大元荒部,此次會議也有代表參加!
但是,從離軍入侵大元仙朝開始,蓬萊商會、大楚古國和大越古國等數十個大小國度和勢力,各有目標,各自攻城,並未和離軍一起,更沒一起攻城,也就是聯絡比較多,情報互通有無,策略偶爾請教等等。
其他勢力也是這樣,或按照關係親疏,或按照距離遠近,或根據區域歸屬等,在大元仙朝大戰役中,各自為戰,並非同軍而戰!
此地畢竟是離軍軍營,離皇武信自然是地主,居於殿內主位。
左側首位,卻是大秦天庭代表……大秦太后趙姬,是離皇武信認同大秦建議後趕來,而非之前的使者管黎。
“如今局勢,相信諸位都很清楚……”
身為地主的離皇武信,沉默端坐,並未率先發言,而是大秦使者趙姬,率先出聲,引得諸多使者收聲注目!
“至今為止,大聯盟共舉之盛事,反應良好,戰績輝煌,打得大元仙朝節節敗退,連失諸城。這是在座各位所屬勢力,齊心協力的功勞。名義上,雖然大家各自為戰。實際上,卻是一起發力,才能擁有眼前良好局勢。只是各自出力強弱不同,戰績和收穫各有不同……”
“不可否認的一點,若非我等齊心協力,別說拿下大元六七百座城池,攻陷億萬裡疆域,便是一座邊陲小城,在座任何勢力或國度,都難以功成……”
“相信至今為止,在座絕大多數勢力,都有收穫,少則一城,多則數十城,最多甚至上百城,這是我等一起發力,牽制住各自相應元軍,良性迴圈下的捷報……”
趙姬首先肯定眼前良好局勢,大概述說了下大聯盟的戰績,大元仙朝的失敗。
雖然沒明說,卻是一再強調了團結的好處,分散的危害,算是給此次大會議的主題,埋伏筆,做鋪墊!
“如今,大聯盟之大行動,已經進行到中期,我軍與離軍,已經兵指帝城。若是帝城失陷,就代表著大元仙朝大勢已去,至少相應大部區域,已經徹底淪陷。這是極具代表性和階段性的大戰,決戰!”
“有一就有二,只要我等齊心協力,必能輕鬆攻陷大元帝城,並且是所向披靡,一一攻陷!”
“帝城決戰,關係重大,影響深遠!光是匯聚了大元精銳,就關係到在座所有勢力和國度,並非僅僅是相應大軍而已!”
“比如赤帝帝城,除了大元赤帝外,還從大元洪部調來了木帝,使得大元洪部暫失鎮守,從而讓宋軍一天內連下兩城……”
“除了大元洪部鎮守木帝外,還有來自大元玄部的玄真皇拖速侖,來自大元地部的大吉皇弘都,來自大元黃部的列昌皇乞侖列思等等,都使得相應戰區壓力大減,戰績更威,卻也讓即將兵伐赤帝帝城的離軍,壓力大增……”
“除了一帝四皇外,赤帝帝城還增援了十六位王者,四十七位侯爵,數百位各級勳爵等等。這些援軍來自哪裡?都是來自大元各處,增強了赤帝帝城,卻是削弱了相應戰區和城池,這是關係到大聯盟大局之事!”
“大行動之前,我等共聚一堂,共定盟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殿內數千人,沉默一片,依舊是由趙姬獨自發言,擺事實講道理,並具體列舉了其中利弊!
特別是赤帝帝城的各個大元巨擘,趙姬說明了具體來處,具體影響,更具說服力,至少讓在座數百勢力和國度的使者,無言反駁!
當然,趙姬這也是在模糊概念,影響確實有,特別是一帝四皇的來處,影響最大,卻也只是影響一小部分,並非整個大元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