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比試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武信冥思苦想,暗自分析揣測,很可能是荒原異族想拉大漢天下下水,共抗大元。
如此說來,是荒原異族想利用大漢天下了,武信自然要反對、否決。
可是,仔細想想,荒原異族覆滅的話,大漢天下就好得了嗎?
唇亡齒寒的道理,連民間勢力都很清楚,何況是帝皇!
能把荒原異族逼得不得已離開千古祖地……瀚海荒原,不惜代價地入侵大漢天下,大元仙朝的恐怖,可想而知。
留著荒原異族,是幫手,也是擋箭牌,更是緩衝帶……
考慮到方方面面,武信終究沒挑破荒原異族的危機,而是坐看事情發展,至少在減少雙方傷亡這一方面,雙方是共同的想法!
雙方談判,在武信沉默尋思中進行著……
最後,雙方達成了一致共識:
此次兩族戰爭,以比試、比武等方式進行最後對決,荒原異族若是勝出,則賠償大漢聯軍二十億靈石,以換取大漢天下對荒原異族所得領地的認可,還有百年內不侵犯的誓言。
荒原異族若是落敗,則無條件退出相應府地,並額外賠償十億靈石,做為相應府地的重建,並誓言百年內不會謀奪!
至於兩族各自出戰的懸賞、激勵等,則是各自自己負責,並不在兩族盟約上!
最後,任何人、任何勢力,只能出戰一次,不可重複出戰,拼得不只是某個個人或勢力的實力,也是拼兩族的底蘊,還有眼光智慧等等。
相關誓言、約定和承諾,會由雙方帝皇、族長、宗主、領袖等,在傳承自荒古時代的“魔神契約”上籤定,並以道心發誓,可靠性極高!
如此看來,好像大漢天下賺大了,反正輸贏都有得賺,輸了還賺得更多,似乎對荒原聯軍極為不公平。
但是,事實如何,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可以肯定的是,兩族約定之後,彼此都有極深的謀劃、算計等,比如最重要的府地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大漢聯軍曾經提出,若是荒原異族勝出,則無需賠償,願賭服輸;若是敗了,則賠償三十、五十億等,卻被荒原聯軍拒絕了,他們寧願勝負都賠償,還“冠冕堂皇”地表示對於入侵的自責、愧疚、補償等等!
如此詭異的賭局,就這麼誕生了,顯然圖謀不小!
……
大半天后,日落月升,星辰點綴。
看似“皆大歡喜”的兩族談判結束後,大漢聯軍領袖,再次齊聚一堂,對此次“兩族比試”進行具體的商議。
主要內容,還是哪些府地可以放棄,哪些府地不可輸掉,由哪些人、哪些勢力出戰等等,頗為繁瑣複雜。
此次會後聚議,大漢聯軍興致高昂,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曙光!
因為不管“比試勝負”,大漢聯軍都賺了,最大的收穫,便是能把原本地盤連成一片的荒原異族,瓜分得七零八落。
百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對於合體境大修士來說,還真是極為短暫的時間,正好做為休養恢復時間,而後分而擊之。
……
次日,旭日初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