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提出“抗胡三策”,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贊同和支援,就等於定下了大漢聯軍的戰術大局,至少在出現嚴重漏洞或失誤之前,不會貿然更改。
可以說,在大漢聯軍全面從箕關敗退,乃至敗退到河南之前,獨孤伽羅的“抗胡三策”,就是戰術總綱了!
“既然在場諸位都沒意見,那接下來,我等就商議三策的具體執行和細節部署吧!不知諸位有何良策呢?”
沒人反對,就算淡定沉穩如獨孤伽羅,也頗為欣喜和自豪,再次主動引出下一個議題,看向曹操劉備等帝皇問道,也是種請示和尊重!
“本帝提議,以六大帝皇級勢力為主,其轄下各個勢力為輔,輪流出擊,如此既公平公正,也能讓所有人得到充溢休息恢復時間,大家以為如何呢?”
身為地主兼果位最高的漢魏大帝曹操,想了想,率先回應道。
此話,明顯是回應抗胡第一策,在箕關關內巷戰,糾纏到底!
眾人自然也沒什麼意見了!
當然,如果第一策得以順利進行,那第二策也會按照這流程執行下去。
蜀皇劉備想了想,迅速補充道:“漢魏大帝此言甚是,不過,最好是定個殺敵標準,免得有些人貪生怕死或出工不出力!畢竟戰局多變,難免有些人損失慘重,有些人卻絲毫無損,多少會打擊眾人積極性!”
“古人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外如是!蜀皇此言確有道理!”吳皇孫策點了點頭附和道。
“那如果有些人或隊伍,確實找不到敵軍怎麼辦?難道一直執行下去,直到完成任務為止嗎?”袁術卻是皺眉反對道。
論疆域和富饒,坐擁大半大漢中原之地的袁術軍,自然最為富饒,其疆域內的宗門教派、世家豪強等勢力也最多。
但是,袁術軍的名將和名士最少,對宗門教派和世家豪強等勢力的掌控力也最低!
如果各個勢力硬要定下一個殺敵標準,袁術還真有些心虛!
從“四帝圍攻”開始,到後來的樊城之戰、潼關之戰,乃至如今的箕關之戰,事實證明了,袁術軍相對其他帝皇級勢力,軍隊不是最少,確實是戰力最弱,這點袁術自己也承認!
“那袁公路袁術,字公路)有何良策呢?”曹操看向袁術“請教”道。
倒不是曹操對袁術有什麼不滿,而是確實是想更好地解決問題,共度劫難。
經過之前的箕關慘敗後,各位帝皇及勢力領袖,更清楚大家應該齊心協力,共抗大敵,否則只能坐等異族聯軍覆滅大漢了!
最後,如今大魏帝國重創,只剩河北沿河一帶,與及剛攻陷沒多久的河北諸府,已經失去了吞掉袁術軍的底蘊和能力了。
袁術遲疑了下,看向軍師楊弘,緩緩應道:“這個……不如我等就按照人數、實力和時間,來衡量標準吧?至於戰果如何,和運氣有極大關係,誰說得準呢?”
“眼前乃民族大戰,關係到社稷存亡,蒼生生死,豈能用如此固執且強硬的標準?執行任務者,若不積極,又有何意義?”
曹操畢竟是大帝,瞬間就看出袁術建議的極大弊端,不由有些不滿地反駁道。
袁術的心思,曹操多少能猜到些,所以更為不滿!
袁術臉色有些漲紅,有些羞惱連聲應道:“怎麼就沒意義了?箕關就……”
“咳!咳!”
一直沉默的離皇武信,忍不住乾咳數聲,打斷袁術的話,也吸引眾人的注意,而後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