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皇武信率領禁衛軍來援,生擒鳳雛,逼退蜀軍,使得白帝城軍民信心大增,紛亂局勢穩定。
原本不少暗懷心思,準備出逃的家族、富商、個人等,紛紛掩下心思,畢竟如非迫不得已,誰也不想離開生活慣了的地方!
入城後,武信問了冰武侯劉尚的相關部署,劉尚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武信也沒什麼大的想法和變動,稱讚一番後,便準備休息。
鳳雛龐統,武信自然想降服。
可惜這種級別的存在,除非所屬勢力覆滅,否則基本不可能被降服。
武信想過用“永恆之血”降服,卻需要頗為漫長的時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其心思想法,急也急不來。
如今大戰在即,武信萬里迢迢趕來,是領頭人兼主陣者,耗費了不少法力心神,需要休息恢復,這也是之前武信快刀斬亂麻地逼退蜀軍,並未久戰的主要緣故之一。
……
在武信及信武衛抓緊時間休息恢復之際,蜀軍卻是炸鍋了。
眼看即將攻成,離皇武信親率禁衛軍趕到,信武衛擋下白耳禁衛,鳳雛龐統更是被離皇瞬間擊敗、生擒,讓蜀軍眾人恍若夢中。
不過,讓身為軍師的鳳雛龐統,身先士卒,激戰前線,完全是當戰將用,本就是蜀皇劉備乃至蜀軍的重大失誤。
雖然龐統的修為實力極高,獨戰千軍也不是問題。但是,龐統並不擅長單打獨鬥,手段基本是群體性的大招,反而極少針對個人。特別是在血腥殘酷的沙場,真碰上驍勇善戰的巔峰戰將,就不夠看了。
蜀軍大營中,蜀皇劉備及諸將,齊坐一堂,相對沉默。
劉備多次示意諸葛亮,諸葛亮卻恍若未覺,裝傻充愣沒反應,使得劉備暗歎了聲,親自環視諸將問道:
“大家說說各自看法吧?如今我方該怎麼辦?真要撤離襄陽十八府,交出夔關嗎?”
奇襲,急功。
蜀軍好不容易打到白帝城下,就這麼撤走,自然不甘心,也難以向大蜀軍民交代。
夔關是襄陽十八府的西邊門戶,雖然離皇沒讓蜀軍撤離,但要蜀軍交出夔關,和讓蜀軍撤離沒區別。難道蜀軍交出夔關,然後被圍在“大離家裡”等死嗎?
“……”
諸葛亮、孫乾、簡雍等大蜀軍師,包括趙雲、陳到、黃巾人王龔都和劉闢等將領,眼神互相交流,卻依舊沒人出聲。
看蜀皇劉備的反應,明顯是不想拿夔關換鳳雛龐統啊!
雖然他們也不甘心,卻覺得應該換,這讓他們怎麼說呢?
實際上,以龐統效忠大蜀皇朝後的累累功績,換個夔關也綽綽有餘了!
“沒想到堂堂離皇,竟然如此下作。他不仁,我們不義!要不……我方也派出猛將、大修士,抓來大離重臣,互換人質?”
劉備想了想,頗為惱怒地繼續詢問道。頓了下,深以為是地又迅速接道:
“根據情報,離後及大離三公、眾臣等,剛從神棄之地過來,就在襄陽府,而且修為實力都很低,我方出手的話,把握極大!”
越想,劉備越覺得可行,不由得眼露精光,嘴角含笑,憧憬不已。
如果己方能把大離皇朝的離後、三公等核心重臣抓了,一個用來換龐統,其他重臣就學離皇,用來換襄陽十八府各座重城,己方不是能兵不血刃地征服大離?
確實是個極佳妙計啊!
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