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武信、貂蟬等襄陽眾人來到盟主袁紹所在天機宮時,各大勢力領袖、代表等,已經基本到場。
此次敵我雙方都損失極大,雖然沒什麼極為突出的至寶、寶物等,但勝在數量夠大,光是董軍遺留或丟棄的武器盔甲、物資輜重等,就數不勝數。
當然,其中最為顯眼、最具價值之物,便是董軍的守城器械,基本來自於南城牆。
因為天關之戰實在規模太大,戰局太混亂,各方勢力的戰利品很難分清,袁紹便做主,各方勢力陣亡軍卒的遺物,歸屬相應勢力。得自董軍的戰利品,則按照各方勢力出力多少劃分。
很明顯,袁紹軍是討董群雄勢力中,出兵第二的勢力,僅次於襄陽軍,差距還不大,這種分配之法,袁紹軍自然大佔優勢。
襄陽軍倒也因此,意外賺了一筆,靈石丹藥等財物不算,武器盔甲和器械輜重等,倒是極受武信重視,因為這些軍需物資,如今是有價無市!
“根據本盟主探察研究,如今賊軍兵分多路,撤往天都,卻依舊賊心不死,妄圖掌控天都附近諸城,以作垂死掙扎!”
商議好戰後分配方案後,袁紹便攤開天都區域的精密軍事地圖,點明董軍的撤離路線和撤離地點,開始了後續部署。
“眾人皆知,關內區域,天都附近,有五城拱衛,分別為河南、洛京、偃師、新安和興泰。五大帝皇勢力,身為此次討賊領頭人,自然責無旁貸,分別負責攻略一城。其餘勢力,則銜尾追殺或攻略其餘中小城池,最後會師天都城下,諸位覺得如何呢?”
仔細描述解說了番董軍撤離情況,袁紹便開始進行正式部署和號令。
“袁盟主英明!”
“在下附議!”
“濟北軍贊同!”
……
各方勢力紛紛附議贊同。
不只是各方勢力,便是原本對袁紹不大看好的武信、曹操、劉備等人,也有點意外,沒提出什麼異議。
不得不承認,此次袁紹的處置和部署,還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一切中規中矩,還顯得頗為公正公平,即便部分勢力有點不滿,卻也難以反駁,畢竟絕大多數都挺滿意。
“袁盟主睿智公正,在下佩服!我軍堅持至今,物資糧草已經開始匱乏,頂多只能再堅持三天,不知聯盟可否支援?”
眼看議事即將結束,絕大多數頗為滿意,大吳眾人卻是眉頭緊鎖,明顯不大滿意,最後由周瑜起身,客氣請求道。
此次盛舉,大吳皇朝確實頗為倒黴,會師途中,遭遇董軍伏擊,損失慘重,而後乾脆遣返大軍,只帶精英、精兵等趕來天關會盟,數量極少,連十八諸侯也比不上。
按照袁紹的分配之法,此次天關之戰的戰利品分配,吳軍自然份額極小,所得連撫卹金都不夠,如今更是連後勤補給也出現問題了!
值得一提的是,軍隊不比宗門教派,軍卒還是需要每日進食,沒法辟穀或以靈氣代替,這也是武修、煉體類軍卒,在戰場比較佔據優勢的主要原因之一。
沙場不是江湖鬥法,是真刀真槍的血拼,術法受到極大剋制,這也是精神類、文修型軍團極少,目前就袁氏的聞道文師一支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