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重臣的封賜,並非兒戲,不是說封就封,說廢就廢。
封比較容易,廢就相對難多了!
董卓怒而妄言廢除曹操帝位,沒多少人出言反駁,因為那不是馬上生效,得大漢天子劉協下旨,其中朝廷風雲暫且不說,還得國運認可,才能真正剝奪。
封賞比較簡單,廢除的話,國運會像計算機般,從勢力、實力、威望、聲名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只是比較偏向朝廷意志,卻也不是一家之言所能決定!
簡單點說,帝皇、國運和目標的比例,正常情況下大概是五、三、二開,帝皇對國家的掌控比例也是個主要因素,就如今大漢之主的情況,冊封還行,想廢除就難了,頗為複雜和玄妙!
這就是天朝天國的奇妙之處。
如果能說廢就廢,魏帝曹操早被廢除,早被“十常侍”廢掉,也輪不到董卓了!
這就是武信的依仗,更是爽快應承的真正原因!
在董卓等人看來,實際作用不大的“空頭支票”,在武信想來,衍生價值非常大,就看如何運作了,何樂而不為呢?
……
片刻後,武信等人離開董府,蔡琰等女相隨離開,包括蔡邕、王允等人。
行走在寬闊街道上,月華如水,月夜清冷,看不到多少路人,卻有無數軍隊充斥大街小區,嚴密搜查,搜查刺殺大相國的叛賊亂黨。
寂靜月夜中,能隱約聽到無數哭喊哀嚎之聲,還有道道烈火焚空,照亮一方月夜!
很明顯,這些是搜查叛賊亂黨過程中,產生的“附加效果”!
“哎……群魔亂世,今夜……又不知有多少無辜者,要深受其害了!”
行走數里,蔡邕似乎蒼老了許多,苦澀嘆息道,抬頭看了眼武信,欲言又止。
“這些魔軍……明知不可能搜查到目標,依舊大張旗鼓,不知會有多少無辜者,被當成叛賊亂黨了,軍隊燒殺搶掠,朝廷昏庸無道,軍非軍,國非國,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啊……”
美若仙女的甄宓,看了眼武信,似乎怕武信聽不明白蔡邕的言外之意,俏臉慍怒地嘀咕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永恆不變之理,非個人所能轉變,不管是魏帝,還是大相國,或者是天下任何人……”
武信輕笑搖了搖頭,語氣平靜緩緩說道,似乎沒聽到不停傳來的慘叫哀嚎聲。
“離皇此言差矣!事在人為!更重要的是……”蔡邕臉色一沉,頗為不悅迅速應道。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吧?”
武信語氣戲謔接過話題,問道,又搖頭嘲諷接道:
“若是個人意志能改變,蔡大人為何能活到現在?為何不撞死金鑾殿,扭轉天下大勢,改變朝堂亂局呢?”
“你……”蔡邕老臉一紅,憤恨不已又羞愧尷尬地瞪眼語塞。
便是王允、蔡琰、甄宓等人,也是紛紛注目,明顯並不贊同武信的“偏激之言”和強詞奪理。
“我們能做的事,就是在亂世中,盡力守護好身邊的人,餘力盡力造福一方,庇護一方,儘量問心無愧,足矣,總比毫無意義的犧牲強多了!”
不待蔡邕等人多說,武信自顧自幽幽說道。
“……”
蔡邕、王允、甄宓等人啞口無言。
某種程度上看,他們現在不就是這樣嗎?只是沒人挑明,還沒徹底想通罷了!
如果真那麼高尚愚忠,他們早該撞死在金鑾殿,或者捨身刺董,不會現在在“感慨萬分”地行走在群魔亂舞的天都接道上了!
“別想那麼多了!今日三大勢力,聯手刺董,天都及天下,必生大亂,將會有場席捲天下的龍爭虎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