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軍所在戰場,是焚天火海最早形成的戰場,更是最早以火攻逼退黃巾軍的戰場。
除了武信聯合許褚和羅士信,三將斬帥,導致黃巾軍士氣、戰意等大跌,使得戰況進展順利外。地王波才也是主要原因,若非地王波才的果斷撤離,戰局肯定沒那麼早結束。
武信三人不等飛蟬軍、漢軍和俘虜等修整結束,就已經離開前往中路的貂蟬軍戰場,而且是直接騰空飛行,頗有爭分奪秒之勢。
等武信三人來到戰場時,焚天火海已經蔓延到貂蟬軍戰場。
此時,貂蟬軍依舊在與黃巾軍浴血混戰,即使已經點燃了無數處火源,卻沒形成席捲之勢。
武信軍戰場的火勢,之所以那麼迅猛,除了各種刻意施為和施法助長外,主要還是黃巾軍要麼投降,要麼被殺,要麼撤離,使得火勢毫無阻礙地瘋狂蔓延。
貂蟬軍戰場的黃巾軍並未崩潰,火勢蔓延自然緩慢得多,畢竟不管是有戰鬥,就有餘波,就有威壓、煞氣和各種手段等等,這些都能壓制火勢的蔓延。
兩處戰場的區別,簡單點說,就是火勢毫無阻礙地肆意蔓延,和不停有人滅火的差別。
居高俯瞰……
貂蟬軍戰場似乎頗為不妙,至少不是短時間所能結束。
貂蟬在黃忠、清姨、厲伯等親信心腹擁護下,手持銀槍,槍芒如電,瘋狂衝殺著,卻沒造成所向披靡或摧枯拉朽之勢。
以人王孫夏為首,三十幾位黃巾神將和密密麻麻,難以計數的元嬰境、金丹境等黃巾精英,正死死困住貂蟬、黃忠等人,隱約組成戰陣。
雙方巔峰主力,互相牽制著,短時間很難分出勝負。
但是,戰場中部的巔峰戰局外,黃巾軍卻是明顯佔據優勢,便是無數火源、烈焰、微型火海等,也無法扭轉戰局。
烈焰是無差別的影響,身為放火者的漢軍,自然會避開戰火。黃巾軍卻也不是飛蛾,不會傻傻地“飛蛾撲火”,一樣會避開。
如此一來,沒扭轉戰局的決定性因素下,數量眾多,可謂殺之不盡、滅之不絕的黃巾軍,自然就佔據優勢了!
“呼、呼、呼……”
武信只是剛抵達時,大概觀察了下,便迅速祭起“眾生輪迴傘”,全力維持。
片刻後,瘋狂吸納血氣的“眾生輪迴傘”,化為一團數百米大小的血色漩渦,瘋狂吞噬著戰場血氣,幾乎化為血色狂風,呼呼作響。
無數處大小不等的火源,再加上屍橫遍地、血流漂櫓的戰局,使得血氣瀰漫,加上火光對映,幾乎化為血色煉獄。
“公子……”
虎痴許褚無事觀察下方戰場片刻,忍不住向武信請示道。
如今貂蟬、黃忠等人被人王孫夏率著諸多黃巾強者,以戰陣困住。
以目前戰局,若無意外,此處戰場很可能難以全功,甚至貂蟬軍可能會戰敗。
戰場是個很複雜很微妙的地方,良性迴圈的影響很大,惡性迴圈的影響也很大!
比如武信軍戰場的火海,已經蔓延到貂蟬軍戰場,逼退了火海邊沿無數黃巾軍,使得貂蟬軍壓力大減。
同理,如果貂蟬軍大敗,導致此路人王孫夏軍脫穎而出,甚至從貂蟬軍此路突圍,同樣會影響到其他戰場的局面,說不定連長社府城也會保不住!
“嗯!注意點,破局即可,注意分寸……”
武信感應了下“眾生輪迴傘”和血氣吸納速度,點頭應道。
武信甩下飛蟬軍和諸多漢軍、俘虜等,獨自離開,主在收集血氣,如果因為幫貂蟬軍解圍,導致被黃巾大能者盯上,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有箭神黃忠在,武信完全不擔心貂蟬的安危,就是如今貂蟬的離開的話,黃忠也完全可以帶著貂蟬突圍。
“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