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大典落幕。
前來搗亂的刺客、殺手等敵人,自然不會留下繼續作戰,已經沒任何意義,反而是自找死路而已。很快便一鬨而散,或逃或死。
離王武信、花公公、四大法王等很快便率著禁衛軍和宮女太監等,折返禁宮,那些逃竄的敵人也用不著他們親自去追殺。
不過,如今晉國成功,所有文臣武將都會隨著水漲船高,接下去的冊封大典,需要各城各地的臣子返回,才會進行!
更重要的是,如今離國已經成為大離皇朝,離王武信也成為離皇武信,已經能冊封王爵。
不管是文臣武將,還是大離群臣,都很想知道,到底誰會被封為王,還有誰能晉封為公。
禁宮,元武殿,離皇武信所居宮殿。
離皇皇駕回宮後,武信便返回元武殿,其他大臣則紛紛全速趕回,並第一時間覲見離皇。
冊封大典在即,沒事多在離皇面前多轉悠、多表現,說不定官職果位能多上升一些呢。
沒過多久,大離諸公仗著修為實力,最先趕到。
淮國公杜伏威,應國公武弘,武國公武士稜,明心公帝明蝶,魏國公李密,燕國公羅藝,涼國公李軌,恭國公楊侑。
如今大離只有八位公爵,還有位被武信追諡的“德國公”楊林,共為九位,正好是離國封公的極限。
此次晉國大典成功後,武國公武士稜已經趁機提升為煉神圓滿的半仙之境,竟然沒晉級為仙,修行天賦實在一般,氣運福緣也有些差。
恭國公楊侑以十二歲之齡,趁此次晉國,竟是提升到煉神後期,估計距離圓滿也沒多遠了。
其餘五位國公,已經全是晉級為仙,淮國公杜伏威和應國公武弘,更是突破到金丹中期,就差一點能突破到後期了!
隨後是上代三公、四大法王、御天侯魚俱羅、琅琊侯裴仁基、平威侯定彥平、掌英侯蠻烏、妙善侯獨孤伽羅、此代三公、四大奇侯、五武將軍、十二御將、破軍侯賀蘭宜、震山侯晉武成、伊忠侯彭黎等等。
沒聚集不知道,一聚集便讓離皇武信在內的所有人,震撼莫名。
經過此次晉國大典,無需等待離皇武信冊封,大半侯爵已經晉級為仙了,足有五十幾位,數量多得讓人心驚。
千古第一盛世,正是此時。
光看如今匯聚的仙境,不用算其他隱士高人等,就是千古以來,仙境最多的一代。
為什麼?!
大亂之後有大盛,反之亦然,大盛之時便是大亂末期。
便是趙關張三人被客氣請來時,也被殿內陣容嚇了一跳,就算他們遊歷這片天地至今,也不知道這片天地竟然有這麼多金丹。
想到這,趙關張三人不由得暗冒了身冷汗,幸好他們性格較為溫和,對離國也沒什麼惡意,否則當時倨傲發飆的話,這麼多金丹,足夠玩死他們無數次了。
特別是深不可測,連他們也感應不出修為境界的獨孤伽羅和蕭映蝶,就是一對一,估計他們也不是對手。
於是,趙關張三人便沉默起來,如隱形人般乖乖站到一邊,已經毫無倨傲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別以為大半侯爵已經晉級金丹境,就對離國果位期待不高,相反,他們更渴望大離果位,因為金丹境更難修行,突破更難。
“原來……已經有這麼多金丹仙境了啊!看來,前往域外……更是勢在必行了……”
不只是趙關張,看他們反應,武信也反應過來。
說白點,這片天地已經容不下這麼多金丹存在了,久待必生大亂,大半金丹仙境會因為各種“意外”隕落,更可能的是再次來場大亂世、大亂鬥,也就是大離內亂了!
怪不得武信總是莫名其妙地急切想前往域外。
這不只是大魏帝國和武信個人問題,更是天心的體現,是天心在難以察覺地不停催促和影響著武信。
天國之主,本就是蒼天之子,天心代表。
“啟稟吾皇,犯人帶來……”
眾人心思各異沉思間,禁衛前來彙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