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古長安城區,大隋楊氏和諸多世家豪門的主要居住城區。
西都大興城,和武信前世並不同,不僅僅是外郭城、宮城、皇城等三部分構成,而是攘括了古長安城和古長安城東南的龍首塬新都史載此地是: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極為遼闊恢弘。
西都格局,和東都洛陽相同,也是由無數個大小城區組成,連通著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滻水、交水、潞水等遍及天下的諸多河流,就像是無數血管匯聚的心臟。
此時,古長安城區的楊氏宗祠。
數百人齊聚一堂,基本是楊氏各脈代表。
楊氏是大隋國姓,自然也是個龐大世家。
光嫡系就有隋文帝二弟之蔡景王楊整,隋文帝三弟之膝穆王楊瓚,隋文帝四弟之道宣王楊嵩,隋文帝五弟之衛昭王楊爽,另有文武聖帝楊廣三弟秦王楊俊,四弟蜀王楊秀,五弟漢王楊諒等等十幾個。
楊氏旁支更多,每個族脈,多則過萬,少則數十,這還只是楊氏族人,沒把護衛、隨從、僕役等算在內。
在大隋帝國逐漸落寞時,各脈楊氏就不停匯聚關中,等離軍圍困西都時,基本匯聚到西都城內了。
這種情況,不只是楊氏,獨孤氏、慕容氏、李氏、裴氏等龐大豪門望族,為躲兵災,被離軍給要挾了,紛紛跑入西都,給西都造成了極大壓力。
可以說,如今反對離國的世家豪門,基本匯聚在西都了,難怪離王武信有屠戮西都,一網打盡的想法。
屠滅西都,不只能極大解決世家問題,還能獲得滔天財富、物資等,怎麼想都是極為划算的事。
“事情就是這樣,應該確實是離王的底限了!想要王爵也行,卻得不到天國庇佑,老夫厚著臉皮再去找離王說說,應該可以……”
楊林把商議經過,大體解說一遍,最後總結道。
值得一提的是,五人出城,最後就楊林一人回來,確實給楊林造成極大麻煩,又不能坦誠直言,讓各大勢力差點和楊林鬧翻。
幸好靠山王楊林,位高權重,本身也實力絕頂,暫時是壓下了各大勢力,卻使得西都城內,暗流更為洶湧,隨時可能爆發。
“沒有王爵,多幾個公爵也行啊!”
秦王楊俊頗為不滿地皺眉說道,引得在場眾人紛紛點頭附和。
反正楊氏本來想要的王爵,肯定屬於隋恭帝楊侑,也沒他們的份,還不如只要公爵呢。
楊林沒好氣地毫不猶豫應道:“九為數之極,離王之下,頂多只能有九位公爵,離國內部已經不夠分,能給我方一個,很不錯了,還想多要?”
“那不是和魏燕等叛賊一樣?”蜀王楊秀不悅叱道。
楊林搖頭解釋道:“也不能這麼說,畢竟是世襲!所謂世襲,就是最佳保險和認可了,只要沒叛亂造反,基本無憂!”
“林叔,不知離王給了林叔什麼特殊待遇,讓林叔這麼為離國說話呢?”
儒雅俊秀的蜀王楊秀,頗為不滿地看向楊林,有些陰陽怪氣問道。
“你說什麼?”
楊林之子楊合,較為性急耿直,大怒起身叱道。
“呵呵……這還沒決定投降呢,就敢朝本王拍桌子瞪眼了?你算什麼東西,有你說話的份嗎?”
楊秀不屑輕笑數聲,沉聲叱道。
“老夫什麼也不要,此事之後,解甲歸田,逗孫為樂,安享晚年!”
楊林瞪了眼楊合,示意坐下,臉色如常直視楊秀,又平靜環視“沉默不言,頗有懷疑”的在場楊氏各系代表,緩緩說道。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