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效率,看得武信有些發怔,比前世記憶中的機器務農,還強大得多啊!
讓武信稍微有些遺憾的是,翻新土地後,需要農夫開渠、澆灌,這也是個不小的勞動。
很明顯,這些翻地的大文修,應該是來自正道五派之冥王殿,或者是相關勢力,而且沒有兌換《太平經》。否則的話,翻地之後再來個雨水,開墾和種植速度,能飆升一大截。
“各地私塾、書院、學府等事,如今辦得如何了?”
看到此狀,武信停步沒再繼續前行,眾人自然也隨之停步,卻聽武信忽然問道。
文修,顧名思義,學文方能進修。
文修不是一定要學識淵博,但大字不識之人,基本無法修習。
這點和儒學沒關係,有點類似於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靈秀,音樂使人高雅,書籍使人睿智,數學使人理智,哲學使人智慧等等,具體什麼原理,一言難盡。
縱觀天下,八九成的平民百姓,根本沒那個條件學文識字,連書籍都是稀罕物,還能要求什麼?
因此,天下文修,基本是出自各個世家宗門,反正是勢力中人。
常言道,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但是,在這個高武世界,武信自知無法避免,更不想愚民治國,也想發展文修。【△網 .ai .】
所以早就提過教育問題,卻也只是提過而已,並未太重視,畢竟離國尚未統一天下,談什麼教育,明顯不現實了!
“這個……”
花公公神情一僵,忐忑低頭,臉頰不由一陣泌出陣陣汗珠。
這方面,花公公還真沒怎麼關注,值此烽火連天之際,別說花公公,又有多少人會去關注教育問題?估計連這慨念都沒有!
長孫無垢接話應道:“吾王,隸屬我國的每座城池,基本建立一個或數個書院了,沒有太高深,卻也有教文識字!”
“不夠!遠遠不夠!以百戶或萬人為單位,必須確保,每百戶或萬人,便有個書塾,十萬人為院,百萬人為府……”
武信濃眉大皺,搖頭應道,頓了下,又鄭重嚴肅接道:“此事列入國之大事行列,必須重視。此外,多印各種書籍,免費或成本價,大規模發放民間!”
以武開國,以文安邦。
如果無法普及教育的話,就算讓離國剷除世家佛門和宗門幫派等勢力毒瘤,要不了多久,這江山還是會成為某種勢力群體的江山。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文學知識,普及到大眾,免得朝廷機關算盡,繞來繞去,最終又恢復原樣。【△網 .ai .】
說白了,就是讓平民百姓成為文修的機率大增,免得朝廷文官方面,又被各個勢力充斥和把持!
“科舉……”
想到這,武信心中又冒出了個想法,只是記在心中,並未現在說出來而已。
科舉制度,最早是在南北朝時代,卻並未正式成型,只是亂哄哄地各地選才舉賢而已,並非全國性,規模也不大。
“你們說……如果把各個世家宗門,轉化為書院學府等性質團體,全面開放。特別是各個宗門,嚴令搬離深山老林,搬入民間鬧市,使之教化民眾,此法可行嗎?”
想到“科舉”,武信又想得更深,靈光一閃問道。
想要離國徹底覆滅各個世家宗門,一點都不現實,固執執行,只會自找麻煩,自找苦吃,說不定落得類似大隋帝國的下場。
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團體,就算是平民百姓也有各自的小圈子。
最佳辦法,就是最大程度淡化各個世家宗門的歸屬感,把他們變成類似武信前世的開放性學校,無法徹底杜絕,卻也能儘量避免。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