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離軍每日的食物消耗,是後方數以億計的子民的勞動付出,還可能直接或間接致死無數子民,這算在誰身上?
“可以!此次德妃功可封侯,加上德妃果位,可比公爵。孤特許德妃可折算九十天時間,等德妃的功績也被扣光,唐王尚未臣服……德妃及李唐餘孽……斬!”
武信心中一凜,一股怒火直衝腦際,雙眼一眯露出懾人寒光,頗為爽快地點頭應道。頓了下,聲音有些冷接道:
“德妃兄長李建成)的功績也可算進去,還有誰,想一起算也行,孤等得起,德妃覺得呢?”
“呃……”
包括李秀寧在內,在場眾人臉色微變,傻子也知道離王動怒了。
典型的居功自傲,恃寵而驕啊!
哪個帝皇會喜歡?!
不過,眾人不清楚,武信所說並非全是氣話,也有一半是發自真心。
在離開之前,一些對離國不是很忠心的大臣、重臣等,或者立場不堅定者,要麼清理,要麼帶走,力求不留後患。
武信很想看看,離國有多少大臣願意為“敵人”買命,這不只是功名利祿的問題,說明對離國不怎麼重視。
李秀寧嘴唇張了張,終究什麼也沒說,明知離王武信動怒了,還硬頂,那真是自找苦吃了。
其實,李秀寧也清楚,國之大事,不能像她說的那麼算,只是之前忍不住而已,多多少少有些恃寵而驕的心理作祟,這下弄巧成拙了,她哪裡還敢多說?!
“若無意見,德妃收拾下,明日由三大法王護送,返回江都吧!”
看李秀寧色變沉默,武信不容抗拒說道,隨即看向陰世師說道:
“南陽侯負責重建和鎮守函谷關,稍後會有後續大軍來援。陰帥率親衛軍,隨孤、混天鎮將等,前往平津關,軍侯陰帥軍侯)覺得呢?”
“微臣之幸!”陰世師毫不猶豫應道。
函谷關事關重大,不適合他這個大隋降將和大隋降軍來鎮守,只是如今戰局爭分奪秒,需要陰師二十餘萬軍卒幫忙重建函谷關。不然武信可能連陰師都不會留下,陰世師並未多想。
李秀寧欲言又止,還是點了點頭。
折返江都的路途,全是離國疆域,有兩萬餘娘子軍精銳相隨,安全自然無憂,武信讓三大法王相隨,名為護送,卻有點押送的味道!
當然,也免得李秀寧繼續留在河南郡,夾在離唐之間受折磨,省得節外生枝。
“休整一天,明日出發……”
……
就在離王武信,親率各部離軍,圍攻太平軍時,準備已久的各個關塞外的離軍,也對關塞發起了猛攻。
為了抵禦大隋和離國,唐王李淵本就把殘餘唐軍,匯聚到東都,只留部分鎮守各關。
離軍發起猛攻後,除轘轅關、伊闕關、函谷關、廣成關等四關外,孟津關、旋門關、大谷關等三關,二降一陷,只剩平津關掌握在隋軍手中,充當隋軍的突圍口。
在太平軍潰敗,太平王陣亡時,洛陽八關,已經有七關落入離軍手中。
離軍在洛陽七關並未停留多久,只留了足夠軍隊鎮守,便齊齊出關,直撲東都洛陽,還有不少是後續抵達的援軍。
舊魏大軍、舊燕大軍、三寶大軍、五大鎮軍、南蠻諸部、各地離軍等等,光是路線就高達二十幾條,每條路線的離軍,從十幾萬到兩百餘萬不等,總數超過三千萬之巨,鋪天蓋地,聲勢浩大,聞者心驚,震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