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心思紛雜,驀然有些悲慼地放聲大笑。頓了下,坦誠接道:
“本大將軍原本只是個副將,連偏牙將七品)或偏將從七品)也不是,為什麼忽然被提拔為鎮北大將軍?!創下離國,乃至百年來升官速度最快的記錄!我秦瓊,何德何能?”
“……”
羅藝、王含韻、羅松等在場眾人,不由隨之沉思起來,部分人卻是臉露好奇。
秦瓊狀若瘋狂,頗為自嘲地高聲說道:“無他,吾王就是讓本大將軍,來對付北燕。這是吾王所給唯一的機會,也是給大帥張須陀)的最後交代,甚至允許本大將軍率鎮北軍投靠北燕,吾王也不會阻止……”
“那……那也可以啊!”
破軍侯賀蘭宜眼神一亮,頗為興奮說道。
秦瓊和離王武信的“半師兄弟”關係,倒也不是什麼秘密,加上秦瓊聲名和此時反應,眾人倒是沒懷疑。
便是其他人,也頗為心動,如果秦瓊能甩離國鎮北軍投向北燕,不是正好彌補北燕鐵騎陷在離國的大窟窿嗎?!
“可是……你們捫心自問,別說在下和鎮北軍,就算再給北燕百萬大軍,先不說北燕能否養得起,如此北燕就能抗衡離國了嗎?”
秦瓊語氣一轉,環視在場眾人緩緩說道。又苦澀搖了搖頭,自嘲接道:
“離國兵多將廣,名將如雲,在下憑什麼成為鎮北大將軍?就是憑燕王的親侄子而已。在下孤身前來,不只是為了前程,也為了北燕……”
說到這,秦瓊故意停頓片刻,看向王含韻和羅藝緩緩接道:
“魏王李密的精明,想必大家也清楚,識時務者為俊傑。此外,淑妃娘娘竇紅線)勸降夏王無果後,惹怒武王了,下場可想而知。所料不差,夏王是捨不得王位,妄想著拖延時間,火中取栗,可能嗎?天真!”
“如今,德妃娘娘李秀寧)已經擊退隋軍,扼守函谷關。不管唐王是否遵守兩國約定,唐國都沒救了,隋軍沒攻陷函谷關,也不可能爭得過離軍。”
“唐國一滅,東都落入離國手中,離軍進可攻,退可守,中原盡在掌中了。”
“短則一月,長則三月,夏國必滅。到時離軍必會北伐,而後再與大隋決戰,難道燕王還妄想著憑藉北有北狄,東有海寇,西有山賊的苦寒之地,抗衡離軍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叔寶授命前來,是叔寶唯一光耀門楣的機會,難道不是姨丈的機會嗎?”
“還是那句話,識時務者為俊傑!老實說,從長遠目光來看,燕王可能還真不如通叔羅通)!”
“及早臣服,以姨丈身份,一個燕國公必定跑不了,到時姨丈憑藉國公果位,突破仙境,延壽數百自然沒問題。否則的話,只要離王斬了表弟羅成)、通叔等人,北燕還有何作為?還有將來嗎?”
“說難聽點,羅松表弟武道天賦極高,卻志不在天下,沒興趣也沒那天賦。就算離軍不北伐,只要等燕王過世,北燕不伐自潰,甚至只要離國暗影府和神魔府出動,刺殺了燕王,北燕怎麼辦?小姨和大娘曹王后)怎麼辦?表弟和羅氏一族、姜氏一族,甚至是北燕百官和億萬子民,怎麼辦?”
“叔寶自幼曾蒙姨丈收留,銘感大恩!如果北燕有希望,難道叔寶不會輔助嗎?以叔寶的能力和身份,投靠北燕,無論如何也比在離國好得多吧?甚至,姨丈百年後,成為燕王也有很大希望……”
“胡鬧!”
秦瓊一副發自肺腑,苦口婆心地口若懸河時,陷入沉思的王含韻,恨不得呵斥道,頗為焦急提醒道:“胡說什麼!”
“都是自己人,有何不可說?如果不是大勢所趨,輔佐姨丈肯定比臣服離國強一百倍、一萬倍啊!羅成表弟回不來,羅松表弟痴迷武道,其他表弟基本可以無視,叔寶想成為燕王很難嗎?”
秦瓊身軀一挺,鄭重認真看向小姨反問道。頓了下,又看向羅藝接道:“若非如此,叔寶也不會冒險獨自前來!”
“理雖如此,但話不能這麼說啊!你這孩子,還是那麼倔強老實……這讓小姨如何放心啊!”
王含韻嘴巴張了張,竟然煞有其事地點了點頭,瞪著秦瓊訓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