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燕,首府,王宮,金鑾殿。
金碧輝煌,遼闊恢弘而又威嚴的大殿中,秦瓊獨自站立殿內,鋪著紅地毯的通道上,眼神複雜看著地攤盡頭的金鑾臺、王座……
有些噓籲、有些發愣、有些不甘、有些懊悔,還有那麼一點點悲壯……
腦際中,秦瓊不由想起好兄弟兼最信服的徐世績,偷偷派人傳達的資訊。
認真說來,張須陀是離王武信的恩師,秦瓊和離王武信是同門師兄弟,離王再怎麼也不該“虧待”秦瓊這個師弟,這個當年被恩師張須陀最看好、最看重的第一大將。
但是,秦瓊多次的選擇失誤,如今簡直是裡外不是人……
被瓦崗軍俘虜時,離王武信親自點名要他,瓦崗軍讓他自己選擇。秦瓊基於兄弟義氣,選擇留在瓦崗軍,還沒來得及嶄露頭角,翟讓和李密就內訌。
翟讓和李密內訌時,秦瓊再次基於兄弟義氣,選擇兩不相幫,依舊選擇留在瓦崗軍魏國),卻不被魏王李密重視。
魏王李密臣服時,李密帳下將領,多多少少混了個果位,就他秦瓊被無視了,被魏王李密和離王武信都無視了。
如今的離國,沒有比秦瓊更有能力的將領嗎?那顯然不可能。
沒有離王武信示意,新降的魏國公李密,哪敢讓連品級也沒有的秦瓊,連升十幾級,成為鎮北大將軍,獨率一軍,負責北燕諸事?!李密也沒那膽子和權力啊!
幸得徐世績念著點舊情,暗中向秦瓊說明情況,並點明其中意義。
第一,勸降北燕,那秦瓊自然居功至偉,封侯拜將不在話下,至少這明顯“臨時性”的鎮北大將軍,可以保得住。
第二,擋住北燕南下,不讓北燕影響河北戰局,功勞是有,但大不到哪去,肯定能混個有品將軍,能否保住“鎮北大將軍”之位,懸得很!
第三,直接投靠姨丈北燕王,甚至帶著“臨時”掌握的大軍,投靠北燕。
這支鎮北離軍,就是師兄離王武信,對秦瓊這個師弟,最後的關照了,以後沙場見,成王敗寇!
於是……
咬了咬牙,秦瓊就來北燕了,而且是獨自前來,並且直接點明自己的身份,就差直說自己是來勸降北燕了。
這是向離國表態,也是向北燕表態,風險肯定有,還很大,但秦瓊還是這麼做了。
不成功,便成仁!
秦瓊不傻,總不能繼續一錯再錯,一條路走到黑吧?
不敢說將來肯定是離國的天下,但北燕至少機率最低,幾乎為零,再選擇北燕,秦瓊的腦子,就真的進水了!
“秦大將軍,您乃吾王親侄,武器自然無需收繳,小的們不懂事,還請秦大將軍多多見諒!”
秦瓊思緒紛雜間,一位身穿將軍鎧甲的禁衛軍入殿,恭敬地上秦瓊的武器說道。
“無妨!”
秦瓊怔了怔,有些無奈和苦澀應道,並接過雙鐧。
覲見王者,並且進入金鑾殿,收繳武器是必然之事,任何勢力都一樣。
如今,北燕禁衛把雙鐧還給秦瓊,意思很明顯……
什麼親侄?!
這是表示會有戰鬥,暫時不知程度如何。
秦瓊剛接過雙鐧,便有無數人湧入殿內,是北燕文武百官。
更明顯的是,北燕文武百官,竟然大半帶著武器,這也太讓人無語了!
“難道這次又選錯了?”
秦瓊頗為悲哀地尋思道,連文武百官也帶武器,好像是圍毆啊?那不是死定了?!
“羅松,見過表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