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
晴空萬里,烈日耀眼,卻照不透遮天蔽日的煞雲。
戰鼓震天,響徹四方。
密密麻麻,潮水般連綿不絕的鐵騎,從聯軍軍營湧出,旌旗如林,氣勢如山如海。
此次出動,聯軍確實是想一戰功成,直接出動騎兵,想延續騎兵風暴時的狂暴,一舉沖垮離軍。
離軍僅慢片刻,便跟隨出兵,一樣是精銳為先。只是騎兵遠遠不如聯軍,還看得到緊隨騎兵之後的漫山遍野的步軍。
聯軍陣營中部,五國代表齊聚,又有敗走安宜縣城的李靖,充當聯軍“最高帥部”。
此戰,依舊以李靖為帥,這不是五國認可李靖的能力,而是李靖不屬於五國之一,又有點軍事能力,只負責統籌,卻沒直接指揮權。
當元帥當到這份上,不可不謂悲哀!
“報……”
“離軍出動了……”
聯軍剛出沒多久,離軍的情況,也及時回報。
李靖及五國代表,則是盯著一個巨大的軍事沙盤,掌握戰局動態。
聯軍從西往東,分佈的兵力分別為唐軍、北狄、北燕、夏軍、魏軍五大部,也暫命名為第一戰場、第二戰場……以此類推。
“離軍分佈情況,暫時難以查知,只能從主力分析……”
“第一戰場,明心侯帝明蝶)及其臥龍軍、羅武侯羅士信)及其羅武軍、南陽侯伍雲召)及其南陽軍,迎擊唐軍,負責盱眙縣城戰場,精銳高達七萬,精兵三十萬,其餘步軍未知!”
“第二戰場,離王武信親率信武衛,加上神風侯風琊)及其神風軍,負責迎擊最強的北狄騎軍,精銳四萬餘,精兵三十萬,全為騎兵,步軍數量未知。原鎮守離都的離國禁衛……二十萬信武鐵衛,也被調來了!”
“第三戰場,忠武侯尉遲恭)及其忠武軍,另有魏國叛臣翟讓、程咬金、單雄信等,精銳……一萬,騎兵四十萬……負責迎戰北燕大軍。”
“第四戰場,四寶鎮將尚師徒)及其呼雷軍,八馬鎮將新文禮)及其鐵方軍,精銳兩萬,精兵二十萬,大量步軍,數量未知,負責迎戰夏軍……”
“第五戰場,紫薇鎮將雄闊海)及其紫薇軍,混天鎮將伍天錫)及其混天軍,精銳兩萬,精兵二十萬,大量步軍,數量未知,迎戰魏軍……”
離軍甫一出動,兵力部署便被匯總到“最高帥部”,李靖等人用袖珍旗子標註,清晰明瞭就掌握了全域性。
五國代表有喜有憂。
“如今看來,離軍投入第一、第二戰場的兵力最強,應該也是最多,我方是否該往第一、第二戰場,傾斜兵力呢?”
唐軍代表柴英,看向其他人提醒道。
魏軍代表李文相,連忙搖頭反駁道:“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如今戰鬥未發,戰局未明,言之過早了吧?”
“話可不能這麼說,等戰局明朗再應對,那就來不及了!”北狄代表阿史那雄,皺眉叱道,畢竟北狄騎軍要迎戰離王武信本部,肯定是壓力最大。
值得一提的是,阿史那是個姓氏,是北狄貴族,目前是北狄第一大族,卻非最強。
“李先生怎麼看?”北燕代表姜馳,看向名義上的最高統帥李靖問道。
“在下與各位看法不同,看離軍部署,似乎是想切斷我方退路,一網打盡……”
李靖眉頭緊皺,沉思片刻,語氣沉重說道,頓了下,滿臉憂慮接道:“恐怕,李孝恭李大將軍的情報,是事實,離軍真想把我方一網打盡……”
“笑話!就憑我方軍力,離國如何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