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離二年年初。
武信帶著翟讓等瓦崗群雄,共約八千餘人,已經返回江都多日。
離國又多了賈雄、王儒信等數位文臣,翟讓、翟摩侯、單雄信、程咬金等數位沙場猛將,還有六七千百戰精兵。
武信並未為翟讓封侯封公,只是在江都城賜了座府邸,封為正三品鎮東將軍,賈雄和王儒信封為四品左右曹參軍事,單雄信、程咬金和翟摩侯為四品領軍將軍,令其獨掌一軍。
當然,除了他們從瓦崗帶來的近七千精兵,其餘軍卒,需要他們自行招募訓練。
同月,剛剛立國的大魔國,宣告瓦解,由魏公李密繼位,更改國號為……魏。
李密為魏王,延續三公九卿制,李文相為太尉,徐世績為丞相,祖君彥為御史大夫,王伯當為武威大將軍,重整旗鼓,威懾四方。
至此,曾經讓人津津樂道的大魔國之大魔王程咬金,只當了一個多月國主,便逃離大魔國,投入南方離國帳下,引為一時戲談。
離王武信率眾返回離都後,並未勤政練軍,再次宣佈閉關,讓離國文武百官頗為無語。
特別是程咬金,經常裝模作樣地長吁短嘆,都是當,為什麼離國上下一心,他的大魔國卻亂成一團。
當然,兩者看似都是甩手掌櫃,意義卻完全不同,離國文武百官,基本是武信親自招攬,武信本人又掌握幾大精銳主力軍,自然遠非程咬金可比。
……
離國南方,東陽郡。
離國最南部之宣城郡,往南是新安郡,再往南是遂安郡,再往南便是東陽郡了。而東陽郡往南是永嘉郡,是毗鄰汪洋的最南部區域。
只要離國能攻陷東陽郡和永嘉郡,便能佔據大陸東南方,到時毗鄰汪洋,便可安心西征或北伐了!
因為這個世界地域遼闊無垠,海上貿易並不發達,導致沿海區域並不繁榮昌盛。所以南方開發不大,較為偏僻荒蕪,又多山林水地,可謂窮山惡水,基本被南蠻或各個古怪部落所佔據。
臥龍公兼宣城郡郡守,帝龍,不負眾人所望,率領蠻族在宣城郡安家後不久,便率軍南下開疆拓土。
短短兩個多月時間,便先後拿下新安郡、遂安郡和部分佘杭郡疆域,打到東陽郡中部的龍丘山山脈,兵臨東陽郡城城下。
一路南下,征伐大軍基本是蠻族戰士,說不上兵不血刃攻城略地,卻也沒爆發二十萬規模以上的戰爭,只是零星的小戰事,主要是古蠻帝族的外交作用。
自古以來,帝族便是蠻族主脈,如今帝族率軍南下,基本是所向臣服,特別是那些中小部落,即便有些寧死不降,卻也擋不住蠻族大軍。
這就是名義的重要性。
可惜,世事易變,人心難測。
南蠻諸部在南方雄霸多年,雖然在大隋帝國時期,承認為大隋臣子,卻只是每年上貢而已,聽調不聽宣,可謂一方土皇帝。
如今大隋孱弱,天下大亂,南蠻諸部也有所野心,沒北伐就不錯了,豈會臣服?!
遍佈南方的蠻族部落,數以百計,又以七大部落最為強大,共有一位蠻皇,六位蠻王。
七大部落分別為:風部、雷部、火部、水部、蠱部、獸部、羽部,都是源遠流長的古老勢力,每個部落的子民都超過千萬,擁兵過百萬,基本各佔一郡,這也是臣服大隋帝國的一種標誌,承認大隋帝國對他們疆域的命名和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