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到四大法王時,武信又停頓了下,讓眾人消化敕封帶來的變化。
實際上,之前敕封眾人,全是虛名居多,並無實權、實職等,也不用具體做什麼事,相當於是朝廷供奉。
四大法王雖名為“王”,卻更重“法”字,有點偏向江湖王者的意味,並不是真正的離國王爺,所以相關王爺賞賜,比如王府、建制、印璽等,全沒有!
“奉天承運,聖諭詔曰:
三公,正一品,眾臣之首。
太尉,韋孝寬,全國最高軍事長官,負責管理全國軍事事務。但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兵符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裡。
三寶大將軍,從一品,協助太尉行事,是太尉副手。
天寶大將軍,杜伏威執掌人族軍馬,直率江淮軍,親衛江淮精衛);地寶大將軍帝龍執掌蠻族軍馬,直率臥龍軍,親衛臥龍蠻衛);人寶大將軍風琊執掌各地守軍,直率神風軍,親衛神風箭衛)
丞相,長孫稚,正一品,朝廷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
下轄九卿,正三品,協助丞相處理政務諸事。
奉常,帝林大祭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郎中令,杜橫,掌管宮殿警衛;
衛尉,金猿通,掌管宮門警衛;
太僕,周才,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廷尉,帝正,掌管司法審判;
典客,左丘普,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宗正,武士稜,掌管王族宗室事務;
治粟內史,韋匡伯,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少府,長孫澄,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及官府手工業。
御史大夫,帝莫大祭司
,主管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職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御史中丞,柳靜蓉,常駐皇宮,主管皇宮相關事務;侍御史,凌玉,彈劾朝廷和皇宮一切事;監御使,帝真,朝廷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
此次,武信宣召敕封的名單較長,在“封臣榜”協助下,恢弘磅礴的聲音,傳遞極遠,在所有離國子民腦際迴盪、迴盪……
只是從這點,也能看出大典主持人的重要性,至少此刻起,所有離國子民,都記住這聲音,很大可能記住這人了,說不定很多子民不認得國主是誰,卻認得主持人!
“轟、轟、轟……”
敕封的迴音未落,連續三道如山如海的氣勢,在通天祭天台中部偏上之處,爆發!
仙級氣息和氣勢。
三公!
太尉韋孝寬!丞相長孫稚!御史大夫帝莫大祭司)!
三人本就卡在煉神巔峰多年,連半仙層次都摸不到,再加上其年齡問題,基本無望晉級了。
但是,藉助此次天國正一品果位,修為實力接近翻番,一舉突破!
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不清楚的是,真正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開國功德,有點類似於三公“功德證道”。
天國的果位增幅,戰鬥力是明顯的提升,但修行、悟性、根骨等因素,卻是極小極小,是屬於潛移默化和細水長流的過程,不是也不會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