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武信諸事繁多,忙得幾乎連靜修時間都沒。
不過,在武信決定開國立朝後,還以為會更忙,沒想到反而更輕鬆了,武王府眾人更有幹勁,而且能不騷擾武信,就儘量不騷擾,反倒讓武信忙中偷閒。
因為其他人也這麼想,如今武信最大的事是開國,自然不能再拿以前那些“瑣事”去打擾無心了。
長孫稚所說確實沒錯,是否開國,是否自立,確實差很多。
很明顯的一點,如今武王府做事,明顯更有幹勁、更為勤奮、更為積極,就像是以前只是拿死薪酬辦事,如今是為自己辦事。
簡單點說,這就叫歸屬感。
當然,有利也有弊,那些忠於大隋之人,就有些離心了。但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誰讓大隋不得人心呢?
一股無形的風暴,在外界席捲開來……
被看成是大隋帝國擎天支柱的鎮南王兼武王之武信,要開國建朝,自立為王了!
這是震驚天下的大事。
根本無需武王府特意去宣傳,便以驚人的速度,傳遍天下。
對於搖搖欲墜的大隋帝國來說,這不亞於致命一擊,幾乎就瞬間失去半壁江山。因為南方除了武王府,就沒大隋朝廷的勢力了。
對於重創而歸,有些內亂的諸多反軍,卻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武王一開國稱王,那就跟他們一樣了,都是反王,失去以前鎮壓叛亂的大義,大哥別笑二哥。
別小看那份名義,如今大隋帝國尚未亡國,依舊是公認的最強勢力,正統依舊屬於大隋,普通軍卒和平民百姓,還是會懷著那份歸屬,叛軍對上正規軍,多多少少有些心虛啊!
憂的是,這代表武王正式踏上爭霸天下的戰爭舞臺。
以前有大隋朝廷壓制,武王不能隨便出兵,得聽令行事,反軍多多少少能收到些風聲,勢力膨脹也有極大限制。
如今,武王想幹嘛就幹嘛,開國稱王后,肯定有開疆拓土,誰知道會先打哪個?誰知道勢力會膨脹到什麼程度?!
對於武王府內部來說,卻是另外一種情況。
主公是要開國,開的是天國,千古以來,無人能成的天國,而非普通國度,不是普通反王。
雖然真正來說,依舊是反王。但是,“天國”怎麼想都足夠高階大氣上檔次啊,這讓武王臣子有些自豪、優越,似乎自己才是正統,其餘全是叛軍。
特別是關於“天國”的資訊和意思,最早從公認穩重老實,從不說謊的高士廉口中說出。然後迅速流傳開,再加上各種腦補和古籍所知,絕大多數武王府將官,做不住了。
誰都清楚這是驚世大事,倒也沒人敢亂傳,只在武王府高層中流傳。畢竟如今武王正如日中天,高層基本是真心輔佐,倒是暫時沒有細作、探子!
特別是原本只是迫於形勢,不得不出山相助的長孫稚和韋孝寬兩老。
以他們的年紀,本來也沒什麼追求了,只是放不下家族而已,迫於形勢相助,自然也不會多麼積極。
如今,情況不同了,天國啊!
以他們的修為境界和身份地位、能力智慧,只要真正做事,身份地位和官職品級肯定不低,而且是在最巔峰的那個層次。
如此一來,藉助天國之力,更進一步有很大把握,化凡為仙也不再是夢了!
本來江都大戰後,就隱居族內,不是武王相招就不出面,甚至是足不出戶的兩老,主動找負責“天國事務”的高士廉要求幫忙了。
另外一點,本來長孫氏和韋氏,因為還想觀望局勢發展,而限制族內人才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