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武信估計,原江都宮勢力,基於身份、尊嚴、臉面等緣故,會守信乖乖離城。但是,離城和城外反軍匯合後,十之八九會殺個回馬槍,這確實不算失信!
江都啊!
此次弒君之戰,不知會有多少強者、軍卒、百姓,死在江都,說是風雲之地,死亡漩渦,一點不為過。
但是,武信能放棄江都嗎?!
不說武信謀劃江都多年,便是武信想站穩南方,就必須守住江都,否則沒有穩定人心的基礎。
因為江都是天都級別城池,會成為軍卒、百姓,乃至天下人的一種精神標誌、寄託和認可。
底蘊不深的武信,更需一個讓人足夠放心的基地,才能安心狩獵八方!
李唐為何崛起速度超快?!主要是因為佔據了東都洛陽,基本立於不敗之地。其關隴世家、滿門俊傑、趁勢而起等因素,反倒較為次要。
“號令各路援軍,全速、全力,趕來,沿路不得念戰!”
心思劇轉間,武信迅速堅定吩咐道,那鷹隊金甲武衛迅速領命而去。
其餘城池,失陷後,拿回來不難。江都卻不行,失去後要拿回來很難,也非短時間所能辦到。
“住手!全都住手!都是大隋軍卒,為何自相殘殺?!”
就在此時,靠山王楊林虛空懸浮,頗為瘋狂且悲怒運氣吶吼,聲震全場,像質問,像控訴,像憤怒,像不甘,又像是朝天怒吼。
比起武信,大隋子民,特別是軍卒,對靠山王楊林的認可度就高多了。
稀薄小半的徵南煞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散、稀薄,血腥衝殺之勢停滯大半。
本就失去統帥而有些失控的徵南大軍,開始出現迷茫、失措的狀態,越來越多的軍卒,不知該繼續衝殺,還是束手投降。
只是還有近半軍卒,在“對王世充死忠”的將領號令下,依舊衝擊著武王軍。
“棄械投降……”
武信暗鬆了口氣,再次高聲喝令。
“武王!”
話未說完,一直揹負的蕭皇后,忽然出聲喊道,聲音悅耳又粘味醉人,又自顧自迅速接道:
“時不待我!如今滿城烽火,內有賊寇作亂,外有反軍威逼,想完全降服叛軍,需要不少時間和軍力。不如軟禁將領,使之將卒分離,把叛軍冒險編入守城軍,畢竟這些軍卒本就是隋軍,只知隨將而行,並無對錯善惡之念。或者,讓這些軍卒返回江都軍營,分兵看押。讓他們棄械,總會有不安全感和遲疑,得浪費不少時間,還可以重新引發衝突!”
其實,如果蕭皇后出面招降,效果不下於靠山王楊林,甚至有效多了。
只是蕭皇后如今自身難保,又修為被廢,全力呼喝也傳不了多遠,影響不廣,作用大打折扣。
“呃……”
武信的高喝聲戛然而止,感覺蕭皇后所說有理,卻又一時難以理解。
招降還能這麼招降?
敵軍不棄械的話,己方怎麼安心?!畢竟前一刻,大家還是生死相向的敵人!
“此外,敵軍中肯定有不少忠於王世充之人,讓大修士出手,擊殺那些作亂將官,只要統帥從屬的脈絡崩潰,敵軍無主,想亂也亂不起來!如果再招降數位偏向我方之人,就更安穩了!”
武信尋思間,蕭皇后再次獻計道,又提醒道:“可以以保家衛國的名義,畢竟這些徵南軍卒,本就基本出自江都,家人親友就在江都!”
“二郎們,看看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