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郡西邊邊界,東都西放,陝縣。
在武信被封王的次日,便以江都危急,儘快赴任為由,離開了西都,這理由很充分,朝廷並未刁難,甚至不少人還暗鬆了口氣。
此時,武信及兩萬信武衛、十萬羅武軍、十萬句容精兵,已經離開西都十餘日,抵達陝縣,大約明後日便可抵達東都。
大隋帝國幅員遼闊,山河眾多,走陸路實在太慢。加上武信方本就是乘坐從東都借來的大龍船前往西都,正好如今再原路折返,走大運河路線,又快又穩,並能順勢接上留在東都的李世民和句容軍卒。
這一日,日上三竿。
“主公!按照我方速度,大概得月餘時間,才能回到江都。”
武信正和明機先生、長孫無忌、高士廉等人,討論天下形勢和江都謀略,明機先生忽然憂慮插言道。
“嗯?!”
眾人疑惑看向明機先生,這點出發前早有預料,明機先生怎麼忽然再次強調,而且好像發生了多大事情。
明機先生也不賣關子,直接解釋道:“老夫忽然有種很不好的預感,我方最好能儘快返回江都,免得深陷泥潭,難以自拔!”
“不好的預感?”
眾人疑惑,不過,明機先生本就擅長卜算吉凶,倒也難以反駁或指責,反正信則有,不信則無。
“嗖……”
不待眾人多想多說,一陣猛烈破風聲起,一道大修士風馳電掣般直射武信所在的大龍船旗艦。
殘影流連,現身,竟是天魅老祖。
甫一落下,天魅老祖顧不得見禮。焦急彙報道:“武王!大事不妙了,李唐起兵了!”
“什麼?!”
武信、長孫無忌、高士廉等在場部分人,忍不住驚撥出聲。只是所思所想各有不同。
最讓武信震撼之處,是李唐竟然如此快起兵。比前世所知提早很多年。
世界不同,時間或許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形勢不同。
如今大隋帝國尚未徹底糜爛,還不是群王並起之時,楊玄感起兵剛被鎮壓,大隋帝國聲勢正盛,依舊極為強大,絕非能輕易撼動。
至於其他人。則是震驚唐國公的起兵。
李唐雖然不是什麼大豪門,只能算名門士族,卻是皇親國戚,又剛剛在鎮壓玄感反軍中立下大功,怎麼會忽然造反呢?
不過,眾人很快想到最近的“讖言事件”,還有聖上楊廣想對付李唐的傳言,似乎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畢竟李唐沒得選擇,不起兵,只能等死。或者賭楊廣不會滅了李唐一族,後者機率微乎其微,估計誰出面都不管用。用什麼手段也不管用。
“武王!這是宮主的親筆手令,宮主知道此事緊急,便讓老夫立刻全速趕來彙報,免得耽誤大事,所幸追上武王了!”
眾人反應,天魅老祖似乎早有預料,自覺掏出一卷錦帛,遞給武信說道,以作證明。
武信很快冷靜下來。接過錦帛,順口問道:“在哪起兵?”
以前世記憶。李唐是在太遠起兵,而後攻佔長安。後來以西都長安為基地。進而逐鹿天下,最終一統天下,開創盛世大唐。但是,如今聖上楊廣剛返回西都長安,西都大軍並未遭遇太大折損。
如果李唐依舊是在太原起兵的話,那完全是自找死路了,也不可能攻佔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