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信等人返回,李世民比樊子蓋、李公公等人還提早一步,緊張慚愧又激動莫名喊道。
或許,這是李世民稱呼“主公”最真誠的一次,是發自內心的稱呼。
武信等人這樣子,是在為他的失誤負責啊!
“武國公!”
“留守大人!”
樊子蓋、李公公、蔡巖、李淵等人,紛紛上前恭敬客氣見禮,不為因為其他,只因為武國公浴血扭轉了戰局,這就是足以讓所有人敬重!
此時,負責地底諸事的李淵,已經撤回,也帶出了諸多大修士、煉氣強者,並把李唐眾人調了過來,特別是李元霸和李唐鐵騎。再加上宮城禁軍的到來,這也是反軍撤軍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不僅僅是因為銀甲武衛。
不過,珠玉在前,那些間接因素,眾人就潛意識忽視了!
激戰多時,心神頗為疲憊的武信,硬忍著朝眾人點了點頭,聲音略微沙啞問道:
“情況如何?安排得怎麼樣?敵軍若是再次進擊,肯定極為猛烈,其餘三方敵軍也快到了,此時絕對不容有失!若是再失一牆,東都很難保住了!”
李世民俊臉一紅,緊張又尷尬,忐忑又慚愧。
此戰結局,隋方大捷。
但是,雙方的代價都很重,是真正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縱觀東城牆,陣亡的隋軍,數量高達二十四萬左右。被殃及而死的平民百姓,也有二十萬以上,具體尚未檢查,是真正的傷亡慘重。
僅僅懷仁戰場,陣亡的隋軍也有十餘萬。
連一萬銀甲武衛,也戰死了千餘人。還有五位武府供奉大修士),兩百餘武府護衛戰死。
當然,敵軍的代價更慘重,初期以十萬反軍迷惑了隋軍,後來攻城,也戰死五到十萬。隨後攻城,斷斷續續也戰死了十萬左右。
最慘重的是懷仁戰場,因為面對東城門,是東城區主戰場。敵軍投入了高達六七十萬的軍隊,最後成功撤退者,卻十不存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總的來說,敵軍陣亡數量,大約在七十萬左右,是隋軍的三倍!
“咳!咳!稟告留守大人,地底諸事已經解決,老夫以神廟遺料,堵死了各條通道,後來又調集了部分鐵水澆灌,並留下擅長地聽之術者檢測,應該不會再有問題!”
李淵不忍看兒子窘迫,也怕真的受罰,連忙乾咳數聲,主動接話應道。頓了下,又迅速補充道:
“地底諸物,已經登記入冊,送到了府衙,還請留守大人明察!”
一般來說,如此巨量的寶藏,應該是送到宮城,交給越王殿下。
李淵如此做,明顯是在討好武信。
此外,李淵的爵位和武信平級,但官職高出幾級,雖然尊稱“留守大人”,卻也不會自稱屬下,李淵還沒那麼厚臉皮!
武信想了想,故作疲憊拱手請求道:“嗯!此事由明機先生、尚書大人和李公公攜手前往檢查便可,本公此戰透支有點過,心神疲乏,就暫時偷懶了!”
“呃……”
眾人一怔,唐國公李淵此舉,明顯是討好武國公,給武國公中飽私囊,趁機發財的機會。